30诗词五首第二课时.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0诗词五首第二课时

注意听准字音,把握节奏。 本文题为《春望》,在花香鸟语的春天,诗人望见了什么? 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即首联是写望中所见。深藏着诗人无限的感叹。 诗人触景生情,生发出怎样的感慨?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鸟在春景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耳,但诗人此刻面对残破的都城,不知官军何时才能平定叛乱,不知妻儿如何度日……见花而落泪,闻鸟而惊心呢? 触景生情,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 此句是互文见义。 忧念国事的同时,诗人还有怎样迫切的希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从“烽火连三月”可见祸乱之久,家人生死未卜,尤为悬念。一句“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 家书的可贵,就在于它是载着深情冒着烽火而来的,由此也触动了诗人对家人的悬想。这两句是诗人的内心感受。 尾联为我们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白发本来就很短了,所以说“搔更短”,短到“浑欲不胜簪”的地步。“搔”首是愁苦难解时的动作,发短则是愁苦程度的标志。 尾联描绘了一个忧国念家者的具体形象,这两句是內心感受的外在表现。 尾联以诗人望后的情态作结,表达了诗人的感时恨别,忧国思家之情。 请找出本诗中你认为写得最精妙的两句。从修辞、炼字等角度加以赏析,体会诗作语言的精妙。 例: 我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得妙。长安原是豪华繁盛之都,如今只见草木了。往年“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杜甫《丽人行》)现在,王公大臣、贵妃宠姬的冶游欢乐不见了,连市井庶民、耕夫樵子的辛勤劳作也不见了。 再没有那游人如蚁、冠盖如云的盛况,再没有那人声如沸、货物如流的闹市,只见细柳新蒲依然绿,昔日宫殿锁千门。诗人将丰富的意思寓于一个“深”字中。草木深,不仅表明人迹罕见,而且说明抛荒已久。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写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6、诗的最后两句堪称神来之笔。请问从中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老人形象? 寥寥十字,使一位愁绪满怀的白发老人的形象兀立在读者眼前 这首诗既写春望之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1、2句即前四句)。又抒春望之情,忧乱思家之心(3、4句即后四句) 。全诗语语沉痛,国破家亡之深忧巨痛,读来撼人心魄,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 三、我们练 1、下面对《渡荆门送别》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是( ) A.这首诗是李白乘船出蜀至荆门时所做,随着眼前景物的变换,诗人自然地描绘出画卷般的景色,乡思旅情,尽在诗中。 B.颔联炼字精妙。“随”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汇流的磅礴气势,展示诗人广阔胸襟。 C.颈联描写了一幅空阔辽远的月夜云天图,表达了诗人豪迈的心情和新鲜的感受。 D.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仗,用拟人手法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之情。 C 欣喜的感受 2、对《春望》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前四句写景,描述安史之乱造成国破家散的凄惨景象。 B、前四句写景,以京城的荒凉景象作正衬,以春天的美好景象作反衬。 C、颈联写从战乱以来,诗人思念亲人,写了很多信,但都未发出去,积累到现在很重,价值千金。 D、全诗运用了对比、映衬手法,反映现实,结构严谨,语言精炼,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 C 3、选出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感时,恨别”表现了诗人感时之深,恨别之切,达到了情境交融的效果。 B、此句以乐景写哀情,花木是繁艳之物,诗人却对花落泪,足以体现诗人内心的忧烦与痛苦。 C、此句运用了互文的手法,花鸟都恨别惊心,为离愁增添了凄凉的气氛。 D、此句表达了诗人为花鸟的悲惨遭遇而万分悲痛、忧伤的心情。 D 一、我们讲 请同学上台背诵并默写第一首诗 二、我们读 李白 (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并称“李杜”。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荆门,即荆门山,位于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二十五岁的李白这次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的楚国故地游览。 注意听准字音 把握节奏 解题:故乡水——长江送诗人离家远游 首联交代了诗人远渡的地点(荆门)和此行的目的(楚国)。即介绍了诗人离蜀到楚地漫游的行踪。 (1)这首诗的首联为我们交代了什么内容? (2)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 ——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