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地区哭嫁歌与丧歌仪礼文化比较.docVIP

湘西地区哭嫁歌与丧歌仪礼文化比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湘西地区哭嫁歌与丧歌仪礼文化比较

湘西地区哭嫁歌与丧歌的仪礼文化比较 ——记凤凰古城婚仪和丧仪考察综述 内容提要:人生礼仪,贯穿于生活的始终。哭嫁是湘西文化中很有特色的一种文化事象而丧礼因其具有人生终结的象征意义,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据重要位置,而对于丧礼中乐的研究是近代研究中所缺失的。本文对湘西地区哭嫁歌和丧歌的礼仪文化进行比较,研究仪式音声和文化传承的意义 关键字:哭嫁歌 丧歌 准备 现状 比较 湖南有着十分悠久而深厚的地方音乐传统,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显著。湘西人民大都居住在崇山峻岭之中,那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当地人民用自己的歌声歌颂生活,赞美生活,抒发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其中以哭嫁歌和丧歌这两种礼乐仪式在近几年来更是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人生礼仪,贯穿于生活的始终。哭嫁是湘西文化中很有特色的一种文化事象。“桃夭时节卜佳期,无限伤心叙别离。哭娘哭嫂哭姐妹,情意绵缠泪如丝。”这是一首古老的竹枝歌,它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婚礼中的“哭嫁图”。而丧礼因其具有人生终结的象征意义,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据重要位置,而对于丧礼中乐的研究是近代研究中所缺失的。 怀着探究这两种仪式音乐的目的,2011年6月,我们成功的申请了“湘西地区哭嫁歌与丧歌仪礼文化比较”这个课题。2011年8月15日,我们利用暑假时间对湘西凤凰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其总目的在于考察土家族哭嫁歌和丧仪音乐的起源,发展和现状。我们为此行做了详细的计划,如:学习土家族方言, 走访凤凰文化局,寻找民间艺人,观看土家族婚礼和丧礼仪式。 考察前准备 在研究现状的调查方面,我们通过书籍,报刊,杂志,网络,等方式全面收集,整理凤凰地区哭嫁歌仪礼文化的资料,将所获得的材料进行理论归纳和整理;社会文化背景情况的收集。 凤凰地区所属的政治制度:凤凰属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即民族自治地方。历史变迁情况:土家族具有长远的历史渊源,据考证其很有可能是:廪君蛮巴人后裔。到了明未清初时期,出现了“土家”与“客家”之汉语称谓。 “土家”意为“本地人”,“客家”则意为“外来人”。凤凰县自古以来一直是苗族和土家族的聚居地区。“在清朝以前他们严守‘汉不入洞,蛮不出境’的禁令,因此当时土家族的文化风俗得以较完整的保存。清朝后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后,土家文化便受到重大影响。” 气候条件:全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6,7月份为全年的雨季。根据这一气候条件,我们团队决定在11年8月中旬对凤凰进行实地采风,避开雨季,避开周末与节假日,同时团队成员时间也较充足。 民族的族别分布数量及相互关系:凤凰是多民族聚居县,主要由苗族、土家族、汉族、回族,其中以苗、土家、汉三族为主,苗、土家族等少数民族。“苗族为凤凰县土著民族,分布形成大集中、小分散局面;土家族一般是与汉杂居。”而据我们团队实地考察得知凤凰地区土家族与苗族汉族通婚严重,甚至部分地区以不分苗寨与土家寨。 与外界的交通与通讯联络状况:随着凤凰县旅游业的告诉发展,与外界的沟通联系越来越紧密。接受外来文化的发展较快。相对其固有民族文化也在日渐淡化。 宗教信仰,教派及分布:土家族处于原始宗教崇拜阶段。有祖先崇拜、自然崇拜、土神崇拜、图腾崇拜等多种形式。受汉族影响在宗教方面,主要迷信鬼神,崇拜祖先。 民俗禁忌:年三十不洗衣、不做针线活、不杀猪宰羊。正月初一不洒水、不扫地。清明、立夏及农历四月八不用耕牛。节日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能抗锄,穿蓑衣,担空水桶进屋。室内不能吹口哨。客人不能与少妇坐在一起,但可以与姑娘坐一条长凳等。现在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各种禁忌逐步消失。 当代婚礼现状 2011年8月15日,我们正式踏上了凤凰之旅。来到凤凰古城我们没有立刻前往凤凰文化局,因为我们想看看没有任何修饰的凤凰是怎样的。我们从房东处了解古城内60%为苗族,30%为土家族,还有10%为汉族,且均为杂居。如此,我们的古城寻找行动已表露出复杂的迹象。我们沿着沱江一直往下游走去,一路上有很多小商贩,多是些卖草鞋,花环的,而更多是那些拿着他们民族的服装让我们穿上拍照的。这些小商贩的共同点便是价格便宜,一律3元。而在古城里住宿确实价格不菲。造成这一严重差异的原因在于小商贩多为本地人他们朴实善良,而客栈老板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外地来此淘金的,他们哄抬房价大发旅游财。我随便找了妇女买了她一个花环,想与她询问一下哭家族的情况。她却说她是苗族的,对哭嫁歌是不了解的,她还告诉我们,现在年轻人会哭嫁歌的几乎没有了,现在也只有那些四五十岁的妇女可能还会。我们得知之一情况不免还是有难么一点可惜的。我们接又着询问了一些年纪少大点的妇女,得到的答案多是苗族。在我们失望之余从沱江之上传来了一阵阵山歌声。依声而寻,我们见到了王雅荷。她是沱江之上的花船苗歌演唱者。她和我们提及,她是吉首大学的本科学生学校里面有专门学习湘西民歌。她与我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