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院门诊成西药房退药情况分析
我院门诊成西药房退药情况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分析门诊成西药房退药情况,寻求减少退药的良策。方法:对2008年6~8月3个月退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结果分析药物不良反应为主要退药原因,其他依次为患者用药不依从性,不合理用药,药房缺药,财务差错等。结论:应从管理抓起,提高医生用药水平,增强医务人员责任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从而减少退药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 门诊成西药房;退药;分析
[中图分类号] R95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08)12(a)-102-02
2002年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第3章第27条中明确指出:为确保患者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虽然药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但在实际工作中,退药现象时有发生,若强行实施不予退换,则易引起医疗纠纷。一方面,医务人员在工作中确实存在着某些情况而必须为患者退药,另一方面,如果患者病情突然发生变化需要更换药物而医院坚持不退药,也不合情理。笔者就2008年6月~8月我院门诊退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照我院制定的医院退药管理办法,力求在服务和管理上有所改进,以达到减少退药的目的,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1退药情况统计及原因分析
1.1退药情况统计
2008年6~8月共有900张退药处方,占门诊成西药房总处方量的0.36%。其中由于发生不良反应而退药占退药处方总数的41.7%,共有375张。患者用药不依从占14.3%,有129张。不合理用药93张,占10.3%。医师开错药61张,占6.8%,药房缺药34张,占3.8%,家中自备药69张,占7.7%,重复开药19张,占2.1%,财务差错划错价75张,占8.3%,其他45张,占5.0%。
1.2退药原因分析
1.2.1 药物不良反应从退药情况统计中可看到,900张退药处方中,有375张是因药物不良反应而退药。其中抗菌药物退药处方量最大,共有295张,这主要与临床使用抗菌药物广泛有关。β-内酰胺类如氨苄西林舒巴坦,阿洛西林,头孢曲松钠;大环内脂类如阿奇霉素;氟奎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这些药在临床上使用较多,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固定型药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种等变态反应、胃肠道反应、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的甚至引起患者死亡[1]。主要原因是药品中可能存在的杂质以及氧化、分解、聚合、降解产物在体内的作用,或患者自身的个体差异。发生变态反应的患者多有变态反应性疾病,少数为特异高敏体质。要减少这类原因的退药,首先要求医生加强业务学习,正确诊断分析是否为细菌感染,如利用标本的培养再根据病菌种类及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熟悉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特点,掌握药物的临床作用、抗菌谱、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及制剂、剂量、药理作用、用药途径与方法等,使临床用药有的放矢[2]。并在开方前仔细询问患者病史、用药史、过敏史,对于一些可以预知的不良反应,可预先告知患者,让患者有心理准备,提高患者的顺应性,减少退药,在为这类患者办理退药的过程中,可以如实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单》,为上市药品的再评价收集宝贵的信息。
1.2.2不合理用药不合理用药退药有93例,占10.3%。虽然卫生部颁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院也制定了相应的实施细则,但仍存在滥用的现象。如开大处方,无指征用药,二联甚至三联用药。医生缺乏药物合理配伍应用知识,制订治疗方案时希望多种药物同时配伍应用,发挥协同作用,但对各种药物的化学成学和作用机制了解不够全面,对多种药物同时进入人体后如何发挥作用,怎样代谢,各成份之间发生哪些化学反应了解不够。因此,临床上不合理配伍处方并不少见,如银杏叶制剂与肠溶阿斯匹林同用于治疗脑血管疾病。阿斯匹林有抗血小扳聚集作用,而银杏叶中的银杏苦内酯是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抑制物,两者合用可增加对血小板功能的抑制,造成出血现象[3]。抗菌药物联用不合理,比如说,氨苄西林联合阿奇霉素;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18岁以下患者不适宜用奎诺酮类药物而应用此类药物。第四代奎诺酮类如甲磺酸帕珠沙星用于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细菌性阴道炎不该应用抗病毒药而使用抗病毒药更昔洛韦针剂;病情禁忌,如妊娠患者应用安络痛,通痹胶囊等;糖尿病患者静脉滴注含葡萄糖的药物。
1.2.3患者用药不依从性医患之间缺少沟通,也是引起患者退药的一个原因,此类共有129张,占14.3%。其中,患者认为医生所开药的副作用多,副作用太大,心生恐惧而拒绝使用,这类退药有56例,占退药总数的6.2%;或者认为药费太贵,不能承受有32例,占退药总数3.6%;还有一些患者觉得医生所开药物品种太多,数量太多而拒用有25例。还有一些患者取药后到附近的大药房查看后,因价格差异而退药。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