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管法及无管法小肠双对比造影效果研究.docVIP

插管法及无管法小肠双对比造影效果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插管法及无管法小肠双对比造影效果研究

插管法及无管法小肠双对比造影效果研究【摘要】 目的 观察无管法和插管法对小肠气钡双对比造影的效果。方法 拟诊小肠疾病的122例患者,分为两组,无管法组(A组)60例,口服60%硫酸钡混悬液400 ml和产气粉2包,插管法组(B组)62例,用小肠灌肠专用导管插入Treitz韧带处,灌入60%浓度的硫酸钡混悬液400 ml后注入适量空气,观察造影情况。结果 A组和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67% vs 54.84%, P=0.002),检查的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6.67% vs 83.87%,P=0.027),检查的准确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67% vs 85.48%,P=0.062),检查用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7±1.10)h vs(4.16±1.14)h,P=0.018]。结论 插管法的阳性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检查用时均高于无管法,而检查的准确率二者无差别。选择哪种检查方法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关键词】 无管法;插管法;小肠造影 小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是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手段,多采用传统的口服稀钡溶液(无管法)或插管法注入硫酸钡溶液进行显影。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观察了无管法和插管法对小肠气钡双对比造影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到2010年在我院就诊并拟诊小肠疾病的122例患者,年龄22~74岁,在征得患者同意情况下分为两组:无管法组(A组)60例,插管法组(B组)62例。 1.2 检查方法 检查前1 d下午禁食,并大量饮水,晚上八点开始口服20%甘露醇250 ml和清水500 ml进行肠道清洁,或饮用番泻叶20 g和清水1000 ml。当天检查前6 h禁止饮水和进食。 1.2.1 A组检查方法 于检查前2 h口服胃复安片10 mg后,再口服60%硫酸钡混悬液400 ml和产气粉2包,服后既左右翻转体位,然后根据肠蠕动波分段反复仔细观察各段小肠的黏膜像、管壁软硬度及收缩情况、管腔内有无充盈缺损及龛影、管腔有无狭窄及扩张。有时需详细辨认是否存在异常管道。待病变特征显示良好时即时摄片。 1.2.2 B组检查方法 用上海医用仪器厂生产的配套金属导丝的小肠灌肠专用导管。患者取坐位,经通畅侧鼻孔插入,嘱其做大口吞咽动作将导管送过咽部进入食管,然后较快地下达贲门。待导管头达贲门下方时,在导管内插入金属导丝导向,使导管保持直的形态。金属导丝预先涂抹液体石腊,以保持润滑。让患者改取立位,继续向前送导管,直至达胃窦部。再让患者右侧卧位头稍高,将导管慢慢送过幽门。待进入十二指肠球部后,边慢慢后撤导丝,边向前推进导管,直到Treitz韧带处为止。经导管注入50 ml钡剂,确定导管到达预定位置,将导管固定于口边。采用预先配制成60%浓度的硫酸钡混悬液400 ml,装入灌肠筒,悬挂于输液架上,以每分钟100 ml的速度连续灌注。在电视监视下,当钡剂充盈回肠末端,即停止灌注,并肌内注射山莨菪碱10 mg,然后用气囊开始缓慢匀速注入适量空气,透视观察肠管形成双对比影像即停止注气。 采用上海医疗器械厂XG501-A型X光机进行检查,整个钡剂灌注过程需在电视透视密切监察下,一遇异常,即时多角度观察并摄取点片。 2 观察项目 2.1 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鼻出血、肠梗阻加重为不良反应。 2.2 阳性结果显示率和准确率 将造影结果与临床内科诊断、手术病理结果以及腹部CT结果比较,计算各组阳性率。 2.3 检查时间 从开始进行检查到检查结束离开造影室的时间。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1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