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 北京补花——福字 风车 风筝 皮影 空竹 七巧板 彩塑京剧脸谱 北京料器 绒布唐工艺 北京绒鸟 北京补花 北京玉器 燕京八绝,即景泰蓝、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京绣八大工艺门类,它们充分汲取了各地民间工艺的精华,在清代均开创了中华传统工艺新的高峰,并逐渐形成了“京作”特色的宫廷艺术。 ? 一、景泰蓝 简介   景泰蓝也称“铜胎掐丝珐琅”,因其釉料颜色主要以蓝色(孔雀蓝和宝石蓝)为主,又因其最初兴盛于明景泰年间,故称为景泰蓝。 工艺特色   景泰蓝最后一个繁荣期是乾隆时期。当时烧制大型景泰蓝的技术迅速提高,数量显著增多,高大的屏风、宝座,技术高、难度大。乾隆三十九年和四十七年,曾烧制两批十二座高大的珐琅佛塔,分别陈设于宫廷的佛堂内,塔高均在230厘米以上。这在以前的工艺制作中是不曾达到的一个纪录。在乾隆年间,把古代书画作品巧妙地运用到掐丝珐琅制品中,是一种新的尝试。如《明皇识马图》,是以唐代大画家韩干的《明皇识马图》册为蓝本烧制的。画面上的色彩皴擦点染,乃至题跋和钤印均仿造绘画的效果,人物和马匹的不同姿态各具传神之妙。《五岳图屏风》,以紫檀木为边框,分为五扇,高近300厘米。画面以掐丝珐琅分别刻画东、南、西、北、中五岳。山峦叠嶂,青绿苍茫,气势雄伟,堪称清官造办处的杰作。此外,用掐丝珐琅工艺仿制瓷器,是一种新的表现形式。铜胎掐丝珐琅制品的造型和纹饰,借鉴其他工艺门类是比较普遍的,但仿造瓷器的效果还是前所未有的。 造型与图案   乾隆皇帝嗜古,常常要求把古代青铜器等的造型运用到珐琅制品中,制作仿古尊、彝、鼎、卣、觚、篦等古代礼仪器的造型和图案。这一时期,用各种动物形象作器型的制品也显著增多,除明代传统式样的狮子、仙鹤等形象之外,还出现了犀、象、羊、兔、天鸡等造型,颇有新意。乾隆时代的景泰蓝工艺相当发达,景泰蓝制品已应用于宫中生活的众多方面。图案内容更加丰富,并把绘画晕染的技法融会于珐琅制作之中,增加了艺术表现力。珐琅的釉色增多,出现了黑、粉红等色。铜胎制造均很规矩,掐丝起线粗细均匀流畅,填釉饱满蕴亮,镀金光泽灿烂。部分作品采用捶提起线的技法,颇为新颖,展现出中国历史上铜胎掐丝珐琅工艺的最高成就。 景泰蓝的制作   1、设计胎图、丝工图纸、蓝图(点蓝的色稿):首先有设计师设计胎图、丝工图纸、蓝图(点蓝的色稿),转成拷贝纸稿以备下一道工序应用。   2、型制作(制胎):将紫铜片按照图纸要求剪出各种不同形状,并用铁锤敲打成各种形状的铜胎,然后将其各部位衔接上好焊药,经高温焊接后便成为器皿铜胎造型。   3、掐丝:用镊子将压扁了的细紫铜丝掐、掰成各种精美的图案花纹,再蘸上白芨粘附在铜胎上,然后筛上银焊药粉,经900度的高温焙烧,将铜丝花纹牢牢地焊接在铜胎上。   4、点蓝:经过掐丝工序后的胎体,再经烧焊、酸洗、平活、正丝等工序后,方可进入点蓝工序。点蓝是艺师把事先备好的珐琅釉料,依照图案所标示的颜色,用由铜丝锤制成的小铲形工具,一铲铲地将珐琅釉料填充入焊好的铜丝纹饰框架中。   5、烧蓝:是将整个胎体填满色釉后,再拿到炉温大约800摄氏度的高炉中烘烧,色釉由砂粒状固体熔化为液体,待冷却后成为固着在胎体上的绚丽的色釉,此时色釉低于铜丝高度,所以得再填一次色釉,再经烧结,一般要连续四五次,直至将纹样内填到与掐丝纹相平。   6、磨光:是用粗砂石、黄石、木炭分三次将凹凸不平的蓝釉磨平,凡不平之处都需经补釉烧熔后反复打磨,最后用木炭、刮刀将没有蓝釉的铜线、底线、口线刮平磨亮。   7、镀金:将磨平、磨亮的景泰蓝经酸洗、去污、沙亮后,放入镀金液糟中,然后通上电流,几分钟后黄金液便牢牢附首在景泰蓝金属部位上了。再经水洗冲净干燥处理后,一件斑斓夺目的景泰蓝便脱颖而出了。镀好金的景泰蓝再配上一座雕刻得玲珑剔透的硬木底托,更显出景泰蓝雍容华贵、端庄秀美的姿色。 ? ? 二、玉雕 简介   在玉雕漫长的工艺发展历程中,明清时期,玉器开始形成了固定的流派,即南玉作、北玉作。南玉作以苏州、扬州为中心,北玉作以北京为中心。清代,大批南玉作能工巧匠来到北京,形成了集两家之长,融南、北玉作之美的北京玉器。 清代玉器   其发展提高,主要在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尤其是乾隆在位的60年中,品种、数量之多,作品样式之繁,琢玉技艺之精湛都已达到空前的境界。这主要表现在大件玉器的雕琢上。乾隆二十八年到三十四年(1763年至1769年)间,由造办处玉作碾琢成重5000斤的云龙纹大王瓮,这是清代碾琢巨型玉器的首次尝试,为其后大玉的制造积累了经验。这以后,乾隆年间,巨型的玉雕作品《关山行旅图玉山》、《大禹治水图玉山》等玉雕巨制又相继制作完成。能有这样的巨制,要具备很重要的客观条件,那就是玉料的来源地更加广阔。清乾隆二十年和二十四年,平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