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植物十齿花种群结构及分布格局.pdfVIP

珍稀植物十齿花种群结构及分布格局.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安徽农业科学 ,Journal of Anhui Agri. Sci. 2008 ,36 9 :3646 - 3651 ,3733                 责任编辑  孙红忠  责任校对  孙红忠 珍稀植物十齿花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 1 ,2 1 3 2 ,3 ( 林长松 , 左经会 , 朱万斌 , 程 序   1.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物与地理科学系 ,贵州六盘水 553004 ;2. 中国农业大学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北京 100193 ;3.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质工程中心 ,北京 100094) 摘要 为探明珍稀保护植物十齿花种群的结构动态和分布格局特征 ,在贵州玉舍国家级森林公园设置了 10 个有代表性的样地 ,应用相 邻格子法进行调查获得野外资料 。根据径级结构图、高度结构图、种群特定时间生命表和存活曲线分析十齿花种群动态 ;应用聚集强度 指数分析种群分布格局 。结果表明:十齿花幼苗幼树总体上比例较大 ,但多数样地的种群有衰退的趋势; 随着个体的不断生长 ,个体死 亡率逐渐增大;种群格局整体上呈集群分布 ,但在不同发育阶段 ,集群程度有所差异 ,随着种群径级的增大和高度的增长 ,聚集强度逐渐 下降。十齿花的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受十齿花生物学特性以及人为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分析认为 ,林窗的形成有利于十齿花幼树幼苗 的更新 ,保持十齿花种群的稳定发展 。 关键词 十齿花;玉舍森林公园;种群结构;种群动态 ;分布格局 ( ) 中图分类号 S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 - 6611 2008 09 - 03646 - 06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Rare Plant Dipentodon Sinicus ( ) LIN Changsong et al   Department of biology and Geography Science , Liupanshui Teachers College of Guizhu Province , Liupanshui ,Guizhou 553004 Abstract  Dipentodon sinicus was one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second protective wild plants. To investigate and describe the structure , dynamics and dis tribution pattern of D . sinicus population. Ten plots were established in Yushe National Forest Park , Western China , and field data were obtained by tally with contiguous grid quadrate metho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ize structure , height structure , time specific life table , survival curve and assembling in tensity indexes ,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D . sinicus we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D . sini cus in majority sa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