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9 10 建 筑 科 学 Vol. 29 ,No. 10
第 卷第 期
2013 10 BUILDING SCIENCE Oct. 2013
年 月
[章编号]1002-8528 (2013)10-0114-07
文
“ ”
零能耗建筑 定义发展历程及内涵研究
1,2 1 2 3 1 1
张 , , , , ,
时聪 徐 伟 姜益强 冯 威 孙德 宇 刘志坚
(1. , 100013;2. , 150090;3. , CA94720)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北京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 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加州
[ ] 20 70 , “ ” ,
摘 要 自 世纪 年代以来 国际上多个发达国家先后提出了 零能耗建筑 及类似定义并开展技术研究 近期各
、 “ ” 。 “ ”
主要发达国家在政府指令 技术发展目标等文件中对 零能耗建筑 发展做出中长期规划 本文通过对 零能耗建筑 相关定
, “ ” 、 、 、 、 ,
义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 对国际 零能耗建筑 定义的边界划分 计算范围 衡量指标 转换系数 平衡周期等内容进行分析 结
, “ ” 。
合我国实际情况 得出适用于我国的 零能耗建筑 的具体定义
[ ] ; ; ;
关键词 零能耗建筑 建筑节能 可再生能源 定义
[ ]TU-87 [ ]A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Research on Definition Development and Main Content of Zero Energy Building
ZHANG Shi-cong1,2 ,XU Wei 1 ,JIANG Yi-qiang2 ,FENG Wei3 ,SUN De-yu1 ,LIU Zhi-jian 1 (1. China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 ,Beijing 100013,China ;2.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90,China ;3.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 ,
California CA94720 ,America )
[Abstract]Since 1970s ,several developed countries have proposed the concept of (Net or Nearly)Zero Energy Building (ZEB).
Recently ,this concep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ajor economies countries government energy policies and technical roadmaps for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In this paper ,the definitions and policies in major economies for Zero Energy Building were revi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