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科学界的清亮》 李晴.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维护科学界的清亮》 李晴

维护科学界的清亮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课程论文 姓名:李晴 学号:2120141267 摘要: 科技的进步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利益。而同时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以高昂的地球环境为代价的科学,现而今正被一些科学家所利用,为了个人的名与利,致使学术造假、学术剽窃和学术抄袭事件时常发生。本文针对此现象的成因做了一定程度上的探究与分析,并对提出了一些解决时下这种现象的建议。作为科技工作者,维护科学界清亮的学术氛围是我们的责任。 关键词: 科学道德;环境污染;学术造假;学术剽窃;学术抄袭 Abstract: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the human society has brought great benefits, as well as serious environment pollution. The science, which costs great destruction of the earth’s environment, is being used by some sinister scientists now. In order to get reputation and benefit, sometimes, those person’s academic achievements are cheating, plagiarism, or plagiarism. This paper made a exploration, to a certain extent, for the cause of this phenomenon, ?and put forward some advice to solve. As 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orker, maintaining a clear science atmosphere is our responsibility. Key Words: Scientific ethic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cademic fraud; Academic plagiarism; Academic plagiarism 科学,是现代文明发展的有力武器。强有力保障。科学见证了时代的进步,人类的发展,为全球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仰仗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走向工业文明,从电的发明、汽油机柴油机的发明到手机、电子计算机、电脑系统、汽车、纺织机飞机、轮船、卫星、多媒体等设备技术的发展。科学,已经在方方面面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无可替代至关重要的作用。将人类生活带入现代化,使我们能有机会生活在现在这样一个舒适、便利、高效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很感谢科学所给我们带来的幸福生活。但是问题都是两面的,有好的一面必然也将有有害之处。 科学所带来的利端益,上面已经提到,自是不言而喻。下面我们来说说科学为我们带来了哪些危害。科学的飞速发展加速了全球资源消耗过快,迫使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坚持可持续发展。要既满足当代人生存发展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生存发展的权利。工业的大力发展同时造成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炼钢炼铁等工业废气无加限制的任意排放,造成雾霾,空气污染严重,PM2.5严重超标,给在各大城市生活的人们带来身体健康的隐患。废水排放污染地下水体,污染海洋水体,造成海洋水体自净化能力的减弱,使海洋生物受到污染,最终通过食物链的传播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固体废弃物也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量不断增多。固废的随意堆放既可能造成对地下水、地表水的污染、也可能造成对土壤的难修复性的污染,使其丧失肥力。固废散发的气体随着空气飘散也影响了大气环境。这些都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一定程度的危害。所以说科学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以牺牲地球环境为代价的。 时代推动我们进步,科学技术必然要发展,而以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为代价的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今正面临着一种尴尬的境遇。人类社会付出了如此高昂的代价换来的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却没有珍惜,致使学术不端行为屡屡发生,使人们心中的高科技人次的形象大打折扣。就学术剽窃而言,仅2010年就事发不断,2010年3月,清华大学教授汪晖涉嫌剽窃他人专著,63名中外学者联名发表公开信要求彻查;同月,历时3年的“归国教授涉嫌剽窃案”终于盖棺定论: “长江学者”李连生等人被认定剽窃;7月,“上海大学教授朱学勤涉嫌剽窃他人专著”的消息迅速被世界各大学术网站转载。剽窃事件的频发不断引发一轮轮舆论的批判狂潮,使我国国际形象备受打击:8月底,世界著名杂志《科学》及其官网连续跟踪报道中国学术不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