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义乌市种植业管理总站2011年8月15日晚稻中后期病虫发生趋势和
第十四期
义乌市种植业管理总站 2011年8月15日
晚稻中后期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当前单季晚稻正进入破口抽穗期,是多种病虫混发的严重时期,做好这一时期的防治,是晚稻高产夺丰收的关键。根据我站的调查,结合历年同期的发生情况、气候等因素综合分析,预测今年我市晚稻中后期的主要病虫呈中偏重发生,局部田块大发生。请各农户务必加强田间检查,切实做好晚稻中后期病虫的防治工作。
一、发生简况
1、五(3)代稻纵卷叶螟:据本站调查,田间蛾量自8月9日第二次开始突增,8月15日出现了第二蛾峰,8月9日、11日、13日田间平均亩蛾量分别是468只、803只、1480只,8月15日蛾量上升到2483只,如此高的蛾量,再加上目前的多雷阵雨天气,适温高湿,极有利于稻纵卷叶螟的产卵孵化。
2、五(3)代稻虱:8月15日本站在田心、八里桥头等地田间调查,绝大部分田块虫量都很低,但已出现少数稻虱虫量较高的田块,稻虱平均虫量为218.3头/百丛,幅度40头/百丛——1015头/百丛,以低龄若虫为主,且田间虫量仍有继续增多的趋势,预计此代稻虱将中等发生,局部田块大发生。
3、三代二化螟:据本站8月9日至8月10日在田心、夏沿、八里桥头等地调查,今年我市三代二化螟卵孵高峰田心点8月28日,夏沿点8月29日,大陈八里桥头点8月31日。全市加权平均残留虫量为576条/亩,预计将中等发生。详见《病虫情报》第十二期。
4、纹枯病:目前纹枯病因地域之间、田块之间、品种之间发病程度差异较大,8月15日调查,单季稻田平均丛发病率为16%,幅度3.6—32%,平均株发病率为4.6%,幅度1.8—16.5%,预计总体为中偏重发生。
二、防治意见
1、8月20日左右进行稻纵卷叶螟的第一次防治,同时兼治单季稻纹枯病,查治稻虱。
2、8月29日左右,普治三代二化螟,兼治纹枯病,查治稻虱。
3、防治药剂:
稻纵卷叶螟、二化螟: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的农药配方参考《病虫情报》第十一期、第十二期。
稻虱:可选用25%噻嗪酮(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克/亩或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克/亩,对于田间稻飞虱高龄若虫或成虫较多的田块,在上述配方中加48%毒死蜱(乐斯本)乳油80毫升/亩。
纹枯病:5%井岗霉素水剂200毫升/亩或30%苯甲·丙环唑(爱苗)15毫升/亩或43%戊唑醇(好力克)悬浮剂10—15毫升/亩。破口前3—5天使用,可兼防稻曲病及杂交稻后期综合症。
此外,对迟播晚稻稻瘟病感病品种及现已发生叶瘟的田块和周围感病品种在破口期及齐穗期各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20克/亩预防穗颈瘟一次。
二〇一一年八月十五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