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水文地质环境和地方病.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原生水文地质环境和地方病

表生环境中元素的迁移与分布 1、表生带地质环境中元素的迁移规律 (约45) (1)元素迁移的形式和强度 元素的迁移分为空气迁移、水迁移和生物迁移三种形式。实际上,固体迁移或机械迁移也是很重要的,因而是四种迁移形式! (2)元素的性质与元素的迁移 2、外部环境条件与元素的迁移 (约45) (1)环境的pH值与元素的迁移 (2)氧化还原环境与元素的迁移 (3)胶体对元素迁移的影响 (4)自然地理条件与元素的迁移 (5)地貌、地质条件与元素的迁移 腐殖质在环境中的形成、分布及作用 1、腐殖质及其性质 (约35) 是表生环境中分布很广且分子结构十分复杂的有机物质,存在于土壤和天然水中(或自然界水中更为合适) 腐殖质分为胡敏素(humin)和腐殖酸,前者不溶于碱溶液,后者溶于碱溶液,后者为腐殖质的主体。腐殖酸为由C、H、O、N等元素组成的分子结构十分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具有明显的酸性、胶体性质(是有机负胶体)、亲水性等物理化学性质 腐殖酸又分为胡敏酸(humic acid)和富啡酸(fulvic acid)两大类 胡敏酸微具酸性,微溶于水,与金属构成盐,只有一价溶于水,其它否 富啡酸具强酸性反应,易溶于水,与金属离子形成易溶解的富啡酸盐 2、腐殖质的形成与分布 (约10) 主要是来源于动植物残体,决定于氧化还原条件等 3、腐殖质对元素的迁移富集作用 (约45) 腐殖质对元素迁移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矿物的分解作用上。 腐殖质对元素的迁徙、聚集作用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物理吸附作用及交换吸附作用 (2)腐殖酸对元素的络合作用和螯合作用 (3)絮凝作用和胶溶作用 地质环境与健康 1、地质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关系 (约25) E.L.Hamilton,1971, 60种元素,除C、H、O、N和Si外,人体血液中元素的丰度与地壳化学元素丰度具有明显相关性,丰度曲线基本一致 人必需元素25种,其中11种(HOCNCaPClKSNaMg)占人体99.9%,其它14种是微量元素,但须取自外界环境,FSiIFeCoCuZnSeMoCrMnVNiSn,多少皆致病或中毒 目前已知可以导致生物体地方病的有30多种元素 2、地貌、岩石、土壤与健康 (约50) (1)地貌与健康 突起处F、I少,高氟病多、甲状腺病少,低洼处相反; 外流区与突起处同,内流或封闭区与低洼处同 参照表1-5 画出 (2)岩石与健康 岩石决定了土壤的成分,因而是地方病的根源之所在 (3)土壤与健康 土壤通过食物和饮水影响人类健康 3、水质与健康 (约15) 由于水中元素易于被人体吸收,所以水质与人类健康的关系最为密切。 (见表1-6) 画出 水文地球化学环境的地带性特征 自然景观与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结合起来进行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地带性规律研究;水文地球化学环境按照地理纬度,从北向南分为以下四个带,当然局部可能不具有这种地带性特征 1、酸性弱酸性还原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 (约20) 元素贫乏、腐殖质丰富——森林、森林草原、森林沼泽景观 寒冷、湿润、植被茂盛,以灰化土、棕森林土、草甸沼泽土为主 降水量600-1000mm,热量不足、蒸发微弱、水分充裕、土壤湿度大、透气性差,多属于还原环境——动植物残体分解大量腐殖酸,pH值小TDS150-200 淋滤作用强、地表水潜水多为低矿化酸性软水,含有大量腐殖酸 水浑浊、味淡而涩、具腐殖味或H2S味,多数元素被禁锢在植物残体中 2、中性氧化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 (约20) 元素适量、腐殖质贫乏,pH值中,TDS 500mg/l,硬度200-300mg/l,地方病少 3、碱性弱碱性氧化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 (约20) 元素富集、腐殖质贫乏――淋滤作用微弱 气候干旱,降水小于400mm,干旱-半干旱草原、沙漠区 地表水潜水多属碱性,pH 8-10,TDS 500-1000或更高,硬度 300-650mg/l 4、酸性强氧化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 (约20) 热带亚热带雨林景观,热、水充裕,植被发育,风化淋滤强烈 红壤、黄壤,缺碱土元素,土壤酸性;地表水潜水多无机酸性软水 TDS 50-100mg/l

文档评论(0)

sy782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