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始磁导率i.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始磁导率i

起始磁导率μi 初始磁导率是磁性材料的磁导率(B/H)在磁化曲线始端的极限值,即 μi =× 式中 μ0为真空磁导率() 为磁场强度的变化率(A/m) 为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率(T) 有效磁导率μe 在闭合磁路中,如果漏磁可忽略,可以用有效磁导率来表示磁芯的性能。 = 式中 L为装有磁芯的线圈的电感量(H) N为线圈匝数 Le为有效磁路长度(m) Ae为有效截面积 (m2) 饱和磁通密度Bs(T) 磁化到饱和状态的磁通密度。见图1。 图 1 剩余磁通密度Br(T) 从饱和状态去除磁场后,剩余的磁通密度。见图1。 矫顽力Hc(A/m) 从饱和状态去除磁场后,磁芯继续被反向磁场磁化,直至磁感应强度减为零,此时的磁场强度称为矫顽力。见图1。 损耗因子tanδ 损耗系数是磁滞损耗、涡流损耗和剩余损耗三者之和。 tanδ= tanδh + tanδe + tanδr 式中 tanδh为磁滞损耗系数 tanδe为涡流损耗系数 tanδr为剩余损耗系数 相对损耗因子 tanδ/μi 比损耗因子是损耗系数与与磁导率之比: tanδ/μi(适用于材料) tanδ/μe(适用于磁路中含有气隙的磁芯) 品质因数 Q 品质因数为损耗因子的倒数: Q = 1/ tanδ 温度系数αμ( 1/K) 温度系数为T1和T2范围内变化时,每变化1K相应的磁导率的相对变化量: αμ= . 式中 μ1为温度为T1时的磁导率 μ2为温度为T2时的磁导率 相对温度系数αμr(1/K) 温度系数和磁导率之比,即 αμr = . 减落系数 DF 在恒温条件下,完全退磁的磁芯的磁导率随时间的衰减变化,即 DF = (T2T1) μ1为退磁后T1分钟的磁导率 μ2为退磁后T2分钟的磁导率 居里温度Tc(℃) 在该温度时材料由铁磁性(或亚铁磁)转变为顺磁性,见图2。 图2 电阻率 (Ω.m) 具有单位截面积和单位长度的磁性材料的电阻 。 密度 d (kg/m3) 单位体积材料的重量,即 d =W/V 式中 W为磁芯的重量(kg) V为磁芯的体积(m3) 功率损耗 Pc (kW/m3) 磁芯的高磁感应强度下的单位体积损耗或单位重量损耗.该磁通密度可表示为 式中 E为施加在线圈上的电压有效值 (V) Bm为磁感应强度的峰值 (T) f 为频率 (Hz) N 为线圈匝数 Ae为有效截面积(m2) 电感系数AL(nH/N2) 电感因数定义为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磁芯上每一匝线圈产生的电感量,即 AL = L/N2 式中 L:为装有磁芯的线圈的电感量(H) N:为线圈匝数 Initial permeability, μi The initial permeability μi is the limit value at the initial magnetization curves origin point and is given by the following formula: μi =× Where μ0:Permeability of vacuum() :Rate of change for magnetic field strength(A/m) :Rate of change for Magnetic flux density(T) Effective permeability, μe This is usually defined as the permeability of a core forming a closed circuit where leakage flux is negligibly small. = Where L: Self-inductance of core with coil (H) N: Number of turns Le: Effective magnetic path length (m) Ae: Effective cross-sectional area (m2) Saturation flux density, Bs (T) The magnetic flux density at a magnetic field where his up to a approximate saturation magnetic field value.(Fig.1) Fig.1 Remanence, Br (T) The value of density retained by the core when the magnetic field is reduced from the saturat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