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控系统电磁兼容性设计
第9章 数控系统的电磁兼容设计; ;7.1 电磁兼容性概述 ;7.1.1 数控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1. 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抗扰度 ;2. 浪涌(冲击)抗扰度 ;3.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4. 静电放电抗扰度 ;7.1.2 机床数控系统抗干扰措施; 机床数控系统组成如图7-1所示,系统中既包含高电压、大电流的强电设备,又包含低电压、小电流的控制与信号处理设备和传感器,即弱电设备。强电设备产生的强烈电磁骚扰对弱电设备的正常工作构成极大的威胁。此外,系统所在的生产现场的电磁环境较恶劣,系统外各种动力负载的骚扰、供电系统的骚扰、大气中的骚扰等都会对系统内的弱电设备产生严重影响,由于弱电设备是控制强电设备的,所以,一旦弱电设备受到干扰,最终将导致整个系统的瘫痪。; 抑制骚扰的发射,切断骚扰的传输途径,提高敏感设备的抗干扰能力是系统达到电磁兼容的主要手段,最常采用的是屏蔽、滤波、接地三大技术。
;7.2 接地技术 ;7.2.1 安全接地 ;安全接地型式 ;;倒帜存傈讥舜蛀夺涡唆瓣至阑基两犊狡遏坷逮欠坷蛙沁汾乐悼狭价诛绿拧数控系统电磁兼容性设计数控系统电磁兼容性设计;;注1:电气控制柜中最好不要引入中线,如果使用中线,必须在安装图、电路图及接线端子上予以明确的N标识;
注2:在电气控制柜内部不允许中线与地线联接,也不允许共用一个端子PEN(PE与N短接的端子称PEN端子)。 ;2. 接地极的制作方法及接地电阻。 ; 正规的做法是借助埋入地下的金属棒、金属板来实现对大地的电气接触,简易做法有以下二种。
方法一:采用直径为1.2、1.6或1.9cm,长度为1.8/2.4/3.0/3.6或4.8m的铜包钢棒(选择地势低、较潮湿的地方)将棒打入或埋入地下,由一根接地棒组成的单一电极,它的对地电阻往往大于20Ω,一般采用多个金属棒并联构成接地电阻小于4Ω的接地极,如图7-5所示。
;(a) 将金属棒直接打入或埋入地下 (b)挖抗并将金属棒打入或埋入地下
图7-5 金属棒埋入地下作接地极
;方法二:采用厚度≥5mm,面积≥0.5m2的金属板(铜板为佳)埋入地底,如图7-6所示。;3. 保护接地设计要点;2) 数控系统控制柜内应安装有接地排(可采用厚度≥3mm???板),接地排接入大地,接地电阻应小于4Ω。
3) 系统内各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端子用尽量粗和短的黄绿双色线连接到接地排上,如图7-7所示。 ;磷田遇痒或尔仆余锡距督步实芽泛很健怠稀页编梭藉侵舔矫话女那愤惭廷数控系统电磁兼容性设计数控系统电磁兼容性设计; 4) 保护接地线不要构成环路,如图7-8所示。
;爆批援匈表寄啥膳卯灾德上扔赊憎捞燃城抛澜潦通瘁锄秀压让朽氓脚陌双数控系统电磁兼容性设计数控系统电磁兼容性设计;5) 设备金属外壳(或机箱)良好接地(大地),是抑制静电放电干扰的最主要措施。一旦发生静电放电,放电电流可以由机箱外层流入大地,不会影响内部电路。
6) 设备外壳接大地,起到屏蔽作用,减少与其他设备的相互电磁干扰。 ;7.2.2 工作接地;1) 浮地 ;机箱;2) 单点接地 ;(a) 单点串联接地方式 (b) 单点并联接地方式
;(c) 单点串联和并联混合接地方式
图7-10 单点接地
; 单点接地比较简单,走线和电路图相似,电路布线时比较容易。其缺点是:地线太长,当系统工作频率很高时,地线阻抗增加,容易产生共地线阻抗干扰,另一方面频率的升高使地线之间、地线和其他导线之间由于电容耦合、电感耦合产生的相互窜扰大大增加。 ;3) 多点接地 ;图7-11 多点接地方式 ; 多点接地的优点是接线比较简单,而且在连接地线上出现高频驻波的现象也明显减少。但是多点接地系统中的多地线回路对线路的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设备本身的腐蚀、冲击振动和温度变化等因素都会使接地系统出现高阻抗,而使接地效果变差。
;4) 混合接地 ;2. 工作接地设计要点 ;2) 采用光电耦合、隔离变压器、继电器、共模扼流圈等隔离措施,切断设备或电路间的地环路,抑制地环路引起的共阻抗耦合干扰;
3) 设备内的各种电路如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功率电路、噪声电路等都应设置各自独立的地线(分地),最后汇总到一个总的接地点;
;4) 低频电路(f1MHz)一般采用树杈型放射式的单点接地方式,地线的长度不应该超过地线中高频电流波长(λ=v/f,λ是地线中高频信号的波长,v是高频信号的传输速度,f 是高频信号的频率)的1/20即ιλ/20。较长的地线应尽量减小其阻抗,特别是减小电感,例如增加地线的宽度,采用矩形截面导体代替圆导体作地线等;
;5) 高频电路(f1MHz)一般采用平面式多点接地方式,或采用混合接地方式,如工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交通运输类】浙江省汽车维修行业工时定额和收费标准浙江省交通厅浙江省物价局精编.pdf VIP
- TD-JZ2006-6001西南设计院预埋件图集.pdf
- 01J925 1 压型板屋面.PDF VIP
- 视听语言 镜头运动.pptx VIP
- 广州市白云区广大附中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中调研八年级物理问卷.docx VIP
- JB∕T 5317-2016 环链电动葫芦.pdf VIP
-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广大附中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线上考试语文试卷.doc VIP
- 风电机组专项隐患排查治理记录表.doc VIP
- 风电机组专项隐患排查治理记录表自查.pdf VIP
- 工厂生产管理制度(3篇).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