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植物组织样品的采集
植物组织样品多用于诊断分析,采集植物组织样品首先要选定植株。样株必须有充分的代表性,通常也象采集土样一样按照一定路线多点采集,组成平均样品。组成每一平均样品的样株数目视作物种类、种植密度、株型大小、株龄或生育期以及要求的准确度而定。从大田或试验区选择样株要注意群体密度,植株长相、植株长势、生育期的一致,过大或过小,遭受病虫害或机械损伤以及由于边际效应长势过强的植株都不应采用。如果为了某一特定目的,例如缺素诊断而采样时,则应注意植株的典型性,并要同时在附近地块另行选取有对比意义的正常典型植株,使分析的结果能在相互比较的情况下,说明问题。
植株选定后还要决定取样的部位和组织器官,重要的原则是所选部位的组织器官要具有最大的指示意义,也就是说,植株在该生育期对该养分的丰欠最敏感的组织器官。大田作物在生殖生长开始时期常采取主茎或主枝顶部新成熟的健壮叶或功能叶;幼嫩组织的养分组成变化很快,一般不宜采样。苗期诊断则多采集整个地上部分。大田作物开始结实后,营养体中的养分转化很快,不宜再做叶分析,故一般谷类作物在授粉后即不再采诊断用的样品。如果为了研究施肥等措施对产品品质的影响,则当然要在成熟期采取茎秆、籽粒、果实、块茎、块根等样品,果树和林木多年生植物的营养诊断通常采用“叶分析”或不带叶柄的“叶片分析”,个别果树如葡萄、棉花则常做“叶柄分析”。
植物体内各种物质,特别是活动性成分如硝态氮、氨基态氮,还原糖等都处于不断的代谢变化之中,不仅在不同生育期的含量有很大的差别,并且在一日之间也有显著的周期性变化。因此在分期采样时,取样时间应规定一致,通常以上午8—10时为宜,因为这时植物的生理活动已趋活跃,地下部分的根系吸收速率与地上部正趋于上升的光合作用强度接近动态平衡。此时植物组织中的养料贮量最能反映根系养料吸收与植物同化需要的相对关系,因此最具有营养诊断的意义。诊断作物氮、磷、钾、钙、镁的营养成分状况的采样还应考虑各元素在植物营养中的特殊性。
采得的植株样品如需要分不同器官(例如叶片,叶鞘或叶柄、茎、果实等部分)测定,须立即将其剪开,以免养分运转。
2、植株组织样品的制备与保存
采得的样品一般说是需要洗涤的,否则可能引起泥土、施肥喷药等显著的污染,这对微量营养元素如铁、锰等的分析尤为重要。洗涤方法一般可用湿布仔细擦净表面沾污物。
测定易起变化的成分(例如硝态氮、氨基态氮、氰、无机磷、水溶性糖、维生素等)须用新鲜样品,鲜样品如需短期保存,必须在冰箱中冷藏,以抑制其变化。分析时将洗净的鲜样剪碎混匀后立即称样,放入瓷研钵中与适当溶剂(或再加石英砂)共研磨,进行浸提测定。
测定不易变化的成分则常用干燥样品。洗净的鲜样必须尽快干燥,以减少化学和生物的变化。如果延迟过久,细胞的呼吸和霉菌的分解都会消耗组织的干物质而致改变各成分的百分含量、蛋白质也会裂解成较简单的含氮化合物。杀酶要有足够的高温,但烘干的温度不能太高,以防止组织外部结成干壳而阻碍内部水分的蒸发,而且高温还可能引起组织的热分解或焦化。因此,分析用的植物鲜样要分两步干燥,通常先将鲜样在80—90℃烘箱(最好用鼓风烘箱)中烘15—30分钟,(松软组织烘15分钟,致密坚实的组织烘30分钟),然后,降温至60—70℃,逐尽水分。时间须视鲜样水分含量而定,大约12—24小时。
干燥的样品可用研钵或带刀片的(用于茎叶样品)或带齿状的(用于种子样品)磨样机粉碎,并全部过筛。分析样品的细度须视称样的大小而定,通常可用圆孔直径为1mm的筛;如称样仅1—2g者,宜用0.5mm的筛;称样小于1g者,须用0.25或0.1mm筛。磨样和过筛都必须考虑到样品沾污的可能性。样品过筛后须充分混匀,保存于磨口广口瓶中,内外各贴放一样品标签。
样品在粉碎和贮存过程中又将吸收一些空气中的水分,所以在精密分析工作中,称样前还须将粉状样品在65℃(12—24小时)或90℃(2小时)再次烘干,一般常规分析则不必。干燥的磨细样品必须保存在密封的玻璃瓶中,称样时应充分混匀后多点勺取。
3、植物微量元素分析样品制备与保存。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chapman(chapman,H.D1966 Dignostic Criteria for plants and soils,Univ.of Calif.Berkeley)的采样技术得到普遍承认,可供参考。植物微量元素分析样品的干燥和粉碎过程中,所用方法与分析常量元素样品相似,特别指出的是防止干燥和粉碎过程中仪器对样品的污染。例如干燥箱中烘干时,防止金属粉末等的污染,粉碎样品选用的研磨设备,应采用不锈钢工具钢刀和网筛,如要准确分析铁,必须在玛瑙研钵上研磨,研磨分析标本的细度相当重要,至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根据我们实验室气体管路施工经验和国家对气瓶摆放规定要求.doc
- 构建以“问题”为中心课堂教学模式初探.doc
- 河道和水工程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查许可流程图.doc
- 河南视界文化传媒 电影《角落里阳光》 和河南最美乡村教师颁奖典礼现场.doc
- 河蟹科学养殖早期管理要点.doc
- 核电厂乏燃料水池吊车与辅助吊车轨道安装方案.doc
- 核雕佩戴保养和盘玩方法.doc
- 核算终端店铺业绩与盈利指标公式.doc
- 核外电子排布 教学设计.doc
- 核心卖点挖掘与阐述.doc
- 《GB/T 4340.2-2025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pdf
- GB/T 4340.2-2025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340.3-2025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pdf
- 《GB/T 4340.3-2025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pdf
- GB/T 4340.3-2025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pdf
- 《GB/T 45284.1-2025信息技术 可扩展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1部分:框架》.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284.1-2025信息技术 可扩展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1部分:框架.pdf
- GB/T 45284.1-2025信息技术 可扩展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1部分:框架.pdf
- 《GB/T 45284.5-2025信息技术 可扩展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5部分:人脸图像数据》.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284.5-2025信息技术 可扩展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5部分:人脸图像数据.pdf
最近下载
- 软件设计服务合同.docx
- 工程制图与AutoCAD习题集(第2版)习题答案.pdf
-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单元测试 (含解析)---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df VIP
- 超级猩猩健身房品牌手册.pptx VIP
- 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的创新路径与案例.docx VIP
- 智算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消费品以旧换新策略的实施案例分析与借鉴.docx VIP
- 基础护理学课件 14.第十四章 静脉输液与输血.ppt
- 电动港机装卸机械操作工(门机)技能测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考点21:学会拓展延伸-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精讲课件(全国通用).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