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屋面楼板裂缝的防治
楼板裂缝不仅会影响混泥土抗渗性能,也易使板中的受力钢筋遭到侵蚀。同时,裂缝既影响美观,又容易使用户心理上产生不安,引发社会矛盾。为使房屋现浇混泥土楼板出现裂缝的现象能得到有效控制,现通过一个工程出现的楼板裂缝进行浅析,以便在今后工作中能重点加强控制和管理,用科学的态度对待楼板裂缝。
1 工程概况
某小区共建住宅楼5幢,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砖混结构,现浇楼板屋面,外墙外保温采用30mm厚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板厚90-110mm,混凝土强度c25。房屋高7层,长70m-80m,设伸缩缝。基础采用素混凝土条形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5.工程于2007年12月竣工验收时,未发现明显的裂缝现象,2008年3月中旬发现楼板裂缝。经现场勘察发现,5幢屋面均存在裂缝,缝宽为0.05mm-0.1mm,开裂户数约占总户说的30%。
2 楼板裂缝形式
2.1 斜裂缝
该裂缝出现在墙角,特别是房屋东西两端房间,呈45°状,其走线与板的对角线相垂直。
2.2 纵横向裂缝
该裂缝出现在跨中、负弯矩钢筋端部。该类裂缝多出现在一些跨度小刚度大的德小区格板块。当气温较高且不通风的开间内裂缝出现的更多。
2.3 长裂缝
一部分房间预埋pvc电线管的板面上出现裂缝。裂缝的开展经过灯座,裂缝走向与板内的预埋管线一致。
2.4 不规则裂缝
裂缝出现部位形状无规则,或散状或电龟裂状,或每一段距离出现一条裂缝。常出现在施工后几个月内或更长时间,有些为贯穿裂缝,属干缩裂缝。
3 楼板裂缝原因分析
经查阅相关施工资料,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结合现浇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机理,该房屋楼板出现裂缝有以下原因。
3.1 混凝土自身收缩
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水分蒸发,产生收缩,而楼板的四角由于受到梁的约束,不能自由伸展。当混凝土的收缩产生楼板的约束应力超过一定程度时,会引起现浇板的开裂。混凝土找平层的收缩受到下层相对不收缩的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引起拉应
力,表层也产生开裂。开裂的部位往往产生在应力相对集中的地方,如板角处,其走向与板的对角线相垂直。
3.2 混凝土养护
因水泥具有快硬、早强、水化热大的特点,加上该房屋的主体施工在夏季,由于当时施工用水紧张,混凝土浇捣后未及时洒水养护和注重后期养护,混凝土在较高温度下失水收缩,水化热释放量较大,又未及时得到水分的补充,因而在硬化过程中,现浇板受到支座的约束,产生温度应力而出现裂缝。这些裂缝也首先产生在较薄弱的部位,如板角处。
3.3 预埋线管和线管集散
由于板内线管减少了板的有效截面,形成楼板的薄弱断面。尤其是当预埋管线的直径较大,开间宽度也较大,并且线管的敷设走向又垂直于混凝土的收缩方向时,在混凝土自身收缩变形和温度收缩变形等因素作用下,管线预埋部位容易产生裂缝。
3.4 支座处负筋下沉产生裂缝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支撑不牢固或遭工人踩踏,导致支座处负筋下陷,使截面有效高度减少,固定支座变成塑性铰支座,板上部沿梁支座处产生裂缝。此列裂缝有一定的深度,符合不均匀收缩或约束收缩裂缝的特点。
3.5 应力集中产生裂缝
住宅设计在客厅、卧室、厨卫间有1cm-2cm的厚度差,在板截面厚度发生突变处会出现应力集中现象。约束的增多和平面布局转角处也会出现应力集中现象,这些应力集中处会行成薄弱部位,一旦受到混凝土收缩及温差变化较大时,易于产生裂缝。
4 楼板裂缝的预防措施
4.1 加强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养护是整个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忽视对混凝土的养护,既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又易使其在硬化过程中水分蒸发得不到及时补偿而产生裂缝,尤其在高温季节施工,更应经常洒水养护或覆盖养护。对砂浆找平层地面也要加强养护,从而能有效地抑制地面裂缝的产生。
4.2 在板角增加辐射筋
现浇板的四周在设计上都已配置负筋,但针对大部分裂缝产生于板角这一现象,在板角四周增加辐射筋,使产生裂缝的应力作用方向与辐射筋相一致,能有效地抑制裂缝。此外,配筋较多时,相对来说也能明显改善裂缝的产生或扩展,根据裂缝距板角的距离,辐射筋长度一般在1.5m左右。
4.3 增设抗裂钢筋网和抗裂构造钢筋
线管在敷设时应尽量避免立体交叉,交叉布线可以采用线盒。线管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分布,尽量避免平行排列。对于较粗的线管或多根线管集散处,可增设垂直于线管的抗裂短钢筋网加强。线管数量较多时,集散口可按预留孔洞构造要求在四周增设井字形抗裂构造钢筋。
4.4 严格控制板面负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现浇板负筋一般放置在制作量钢筋上面,与梁筋应绑扎在一起;另外,采用铁架子或混凝土垫块等措施来固定负筋的位置,减少或杜绝施工人员在钢筋网上行走,保证在施工过程中板面钢筋和支座处负筋不下沉,能避免因板的保护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电信智慧家庭工程师(三级)认证考试题库-中(多选题部分).docx
- 11《山地回忆》第一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导学案.docx VIP
- 0i-TF PLUS车床操作说明书.pdf
- 2024年电信智慧家庭工程师(三级)认证考试题库-下(判断题部分).docx
- 2024年电信智慧家庭工程师(三级)认证考试题库-上(单选题部分).docx
- 重生之我在古代当皇帝课件高二上学期自律主题班会.pptx
- 2025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海南省选拔赛-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国赛精选)项目技术文件.pdf VIP
- 质量管理六大工具-PPAP.pptx
- 苯并噻唑衍生物及作为荧光染料上的应用.pdf VIP
- 新编剑桥商务英语(高级)学生用书(第三版修订版)达姆特教材习题答案笔记及workbook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