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路基变形观测
路基变形包括三个部分:列车动荷载作用下路基面弹性变形、列车动荷载作用下路基基床产生的累计变形、地基及路堤工后压密沉降。路基面弹性变形,是在列车动荷载作用下可恢复的变形,与基床表面支承刚度密切相关,采用强化基床,一般在1mm左右。路基基床累计变形,是基床岩土在列车荷载反复作用下出现的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与基床岩土材料、动强度、动模量密切相关。采用强化基床,基床累计变形很小,其累计变形值约在1~2cm以内,累计变形率在1~2mm/年。地基及路堤工后压密沉降,受地基岩土性质及相应地基处理措施、填料性质及压实标准影响较大,不确定因素多,是工程建设管理控制的重点。
复杂和多样的环境,同样复杂和多样的岩土,以及岩土材料本身固有的不确定性和变异性,使路基工程十分复杂,路基工程的沉降变形迄今为止尚无准确的计算方法计算。因此,为有效控制客运专线路基工程的变形,必须采取一下措施:建立线下构筑物变形监测网,采取高精度测量仪器对线下构筑物变形进行观测;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对线下构筑物工后沉降变形进行预测和评估;采取信息化施工方法,工后沉降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采取必要的加速或控制沉降措施。
1、路基变形观测的内容:
根据不同的路基高度及不同的地基条件,主要内容有:(1)路基面的沉降变形观测;(2)路基基底沉降变形观测;(3)路堤本体的沉降变形观测;(4)路堑边坡位移观测。
2、观测断面及观测点的布设原则:
(1)路基沉降变形观测应以路基面沉降和地基沉降观测为主。沉降变形观测断面应根据不同的地基条件,不同的结构部位等具体情况设置;沉降变形观测点的布设位置应满足设计要求,同时还应针对施工掌握的地质、地形等情况调整或增设。
(2)沉降变形观测点应设在同一横断面上,这样有利于测点保护,便于集中观测、统一观测频率,更重要的是便于各观测项目数据的综合分析。
(3)路基面变形观测断面沿线路方向的间距一般不大于50m;地势平坦、地基条件均匀良好的路堑、高度小于5m的路堤可放宽到100m;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地段应适当加密观测断面。
(4)一般路基筑至路基基床表层顶面,加堆载预压的路堤填筑至基床底层表面后,在路基面设观测桩,进行路基面沉降变形观测,时间不少于6个月。根据观测结果,分析评价地基的最终沉降量完成时间,及时调整设计措施使地基处理达到预定的控制要求。同时作为竣工验收时控制沉降量的依据。
(5)观测点及观测元器件的埋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标设准确、埋设稳定。观测期间应对观测点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施工机械的碰撞,人为因素的破坏,务必使观测工作能善始善终,取得满意成果。
(6)观测断面的设置及观测内容、元件的布设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地基压缩层厚度、路堤高度、地基处理方法、堆载预压等具体情况,结合沉降预测方法和工期要求具体确定。代表性观测断面示意图如下:
①当路堤填筑高度小于3m,且基底压缩层厚度小于5m地时,仅对路基面进行沉降观测。当基底地面或压缩层底横坡﹤1:5时,采用A-1型路基沉降观测剖面;当基底地面或压缩层底横坡≥1:5时,采用A-2型路基沉降观测剖面。相邻剖面间距50m~100m。
②当路堤填筑高度小于3m,且基底压缩层厚度大于或等于5m且小于20m时,进行路基面沉降与地基沉降观测。当基底地面或压缩层底横坡<1:5时,采用B-1型路基沉降观测剖面;当基底地面或压缩层底横坡≥1:5时,采用B-2型路基沉降观测剖面。相邻剖面间距不大于50m当路堤填筑高度小于3m,且基底压缩层厚度大于或等20m时,进行路基面沉降与地基沉降观测。当基底地面或压缩层底横坡﹤1:5时,采用B-3型路基沉降观测剖面;当基底地面或压缩层底横坡≥1:5时,采用B-4型路基沉降观测剖面。相邻剖面间距不大于50m。
③当路堤填筑高度大于或等于3m,且基底压缩层厚度小于20m时,进行路基面沉降与地基沉降观测。当基底地面或压缩层底横坡﹤1:5时,采用C-1型路基沉降观测剖面;当基底地面或压缩层底横坡≥1:5时时,采用C-2型路基沉降观测剖面。相邻剖面间距不大于50m。当路堤填筑高度大于或等于3m,且基底压缩层厚度大于或等于20m时,进行路基面沉降与地基沉降观测。当基底地面或压缩层底横坡﹤1:5时,采用C-3型路基沉降观测剖面;当基底地面或压缩层底横坡≥1:5时,采用C-4型路基沉降观测剖面。相邻剖面间距不大于50m。
④当路堤填筑高度大于5m,且基底压缩层厚度小于20m时,路基本体采用改良土填筑地段,当基底地面或压缩层底横坡<1:5时,采用D-1型路基沉降观测剖面;当基底地面或压缩层底横坡≥1:5时,采用D-2型路基沉降观测剖面。相邻剖面间距不大于50m。当路堤填筑高度大于5m,且基底压缩层厚度大于或等于20m时,路基本体采用改良土填筑地段,当基底地面或压缩层底横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火车站LED建筑方案.ppt
- 土力学地基基础-第九篇-3.ppt
- 罗格朗Office building Integrated solutions教材.pdf
- 4第四节 市场比较法.ppt
- -1建筑面积计算.ppt
- E9义南京区域丹阳项目营销中心5130.ppt
- 第5章:场地竖向设计.ppt
- 仿花岗岩水磨石施工工艺剖析.doc
- 材料力学第五版1课后习题答案资料.pdf
- 4罗从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ppt
- 师缘主题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基于偏好MOEA_D算法的气发动机多目标优化标定研究.pdf
- 师范技能课件比赛一等奖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师范生初中美术说课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师范技能课件图片素材库最新完整版本.pptx
- Unit 2 Making a Difference Understanding ideas The Well that changed the world 教学设计-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三册.docx
- 师范生技能大赛PPT课件语文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基于扭矩的双燃料发动机控制策略研究.pdf
- 1.2.1 等差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教学设计)高二数学(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docx
- 师范文化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