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都市精灵》习题
1.下列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漠(mò)然 傍(bàng)湖 懦(nuò)者
B.潋(liàn)滟 涉(shè)及 猬(wèi)集
C.浩劫(jié) 嗅(xiù)到 玫瑰(guī)
D.摇曳(yiè) 愚氓(méng) 万斛(hú)
2.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
(1)因为天天见面,也就司空见贯,对它有点漠然了。( )
(2)留在我记忆中的只是一点映象:这一条平平常常的路是有来头的,不能等闲视之。( )
(3)每到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惟一的一点安蔚就是幽径中这一棵古藤。( )
(4)我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细如蚊蝇,却依稀可辩。( )
3.仿照下面例句写一句话,要求与例句句式相似,并运用比喻等修饰方法。
例句:我不是挺立在高山峻岭中的巨松,而是辽阔草原上的一棵小草——为壮丽的河山添上一笔绿意。
仿写:
4.用下边的词语造句。
(1)萧索……
(2)林林总总……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
(1)它既无棚,也无架,而是让自己的枝条攀附在邻近的几棵大树的干和枝上,盘曲而上,大有直上青云之概。
青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成了燕园中藤萝界的鲁殿灵光。
鲁殿灵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条平平常常的路是有来头的,不能等闲视之。
等闲视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每到春天,紫色的花朵开得满棚满架,引得游人和蜜蜂猬集其间,成为春天一景。
猬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句子的含义。
(1)在所有的这些神奇的东西中,给我印象很深,让我留恋难忘的是一株古藤萝。
(2)茫茫燕园中,只剩下了幽径的这一棵藤萝了。它成了燕园中藤萝界的鲁殿灵光。每到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惟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径中这一棵古藤。
7.课文的三、四、五小节写景很有特色,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仿照这样的写法,以“校园一角”为题,写一段50字左右的写景短文,要恰当运用一些修辞方法,能写出景物的特色来。
8.阅读语段,完成后面的习题。
这一条路在燕园中是极为幽静的地方。学生们称之为“后湖”,他们很少到这里来的,我上面说它平平常常,这话有点语病,它其实是颇为不平常的。一面傍湖,一面靠山,蜿蜒曲折,实有曲径通幽之趣。山上苍松翠柏,杂树成林。无论春夏秋冬,总有翠色在目。不知名的小花,从春天开起,过一阵换一个颜色,一直开到秋末。到了夏天,山上一团浓绿,人们仿佛是在一片绿雾中穿行。林中小鸟,枝头鸣蝉,仿佛互相应答。秋天,枫叶变红,与苍松翠柏,相映成趣,凄清中又饱含浓烈。几乎让人不辨四时了。
小径另一面是荷塘,引人注目主要是在夏天。此时绿叶接天,红荷映日。仿佛从地下深处爆发出一股无比强烈的生命力,向上,向上,向上,欲与天公试比高,真能使儒者立怯者强,给人以无穷的感染力。
不管是在山上,还是在湖中,一到冬天,当然都有白雪覆盖。在湖中,昔日的潋滟的绿波为坚冰所取代。但是在山上,虽然落叶树都把叶子落掉,可是松柏反而更加精神抖擞,绿色更加浓烈,意思是想把其他树木之所失,自己一手弥补过来,非要显示出绿色的威力不行。再加上还有翠竹助威,人们置身其间,决不会感到冬天的萧索了。
这一条神奇的幽径,情况大抵如此。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几段文字。
(2)这几段文字写景是从哪几个方面着手的呢?每个方面写景有什么特色呢?
(3)选段第二节写景有什么特色呢?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
(4)“无论春夏秋冬,总有翠色在目”,请从文中找出有关写夏和冬的语句来说明这点。
夏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D
(1)“贯”改为惯
“映”改为“印”
“蔚”改为“慰”
“辩”改为“辨”
3.示例:我不是挺立在天地之间的巨人,而且茫茫人海中的一个平凡的人——为社会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1)示例:汽车进入山区,远远便可看见山边横着几个萧索的村庄。
(2)示例:在林林总总的动物中,我最喜欢的是充满灵性的燕了。
(1)比喻高的地位
这里指硕果仅存的人或事物
像平常一样对待
(4)比喻众多
(1)显示了藤萝在幽径中的不寻常地位,激起了读者对藤萝的强烈兴趣。
(2)说明藤萝无论是在作为客观世界的燕园,还是作为主观世界的“我”的心灵,都占据着不可替代也无可替代的地位。
提示:既要写出你所在校园景物的特色,又要运用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