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0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泻下药复习重点与练习试题.doc

2010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泻下药复习重点与练习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泻下药复习重点及练习试题   泻下药概述   掌握泻下药的分类及临床应用   了解其配伍方法及注意事项   1、分类   攻下药:多为苦寒,作用较强;   润下药:多为种子、种仁类药物,富含油脂,味甘质润,作用和缓;   峻下逐水药:多具毒性,对胃肠有较强的刺激作用,作用峻猛。   主要用于大便秘结,胃肠积滞,实热内结及水肿停饮等里实证。   2、配伍   3、使用注意项   年老体弱、脾胃虚弱者当慎用;妇女胎前产后及经期应当忌用。奏效即止,慎勿过剂。   攻下药   掌握 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大黄、芒硝   2下列药物的功效、番泻叶、芒硝   3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大黄、芒硝、番泻叶、芦荟   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大黄、芒硝、番泻叶、芦荟   5比较大黄与芒硝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1、大黄   [性味归经]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经。   [功效]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应用](1)积滞秘结。(2)血热吐衄、目赤咽痛。(3)热毒疮疡及烧烫伤。(4)瘀血证。(5)湿热痢疾、黄疸、淋证。   [用法用量]生大黄泻下力较强,欲攻下者宜生用;入汤剂应后下,或用开水泡服,久煎则泻下力减弱。酒制大黄泻下力较弱,活血作用较好,用于瘀血证,或不宜峻下者。大黄炭则多用于出血证。   [使用注意]脾胃虚弱者慎用;妇女怀孕、月经期、哺乳期应忌用。   2、芒硝   [性味归经]咸、苦,寒。归胃、大肠经。   [功效]泻下攻积,润燥软坚,清热消肿。   [应用](1)积滞秘结。(2)咽痛、口疮、目赤及疮疡肿痛。   [用法用量]冲入药汁内或开水溶化后用。   [使用注意]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忌用或慎用。   [比较]大黄与芒硝   共同点:泻热通便,外用清热消肿。   不同点:大黄味苦,泻下力强,为热结便秘的主药;芒硝味咸,可软坚泻下,善除燥屎坚结。   3、芦荟   [功效]泻下通便,清肝,杀虫。   [用法用量]宜入丸散,不入汤剂。外用适量,研敷患处。   4、番泻叶   [功效]泻下通便。   [用法用量]缓下1、5—3克,开水泡服;入汤剂后下。   [使用注意]妇女哺乳期、月经期及孕妇忌用。   润下药   掌握 1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症:火麻仁、郁李仁   2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火麻仁   1、火麻仁   [功效]润肠通便。   [应用]用于肠燥便秘。   2、郁李仁   [功效]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应用](1)肠燥便秘。(2)水肿胀满及脚气浮肿。   3、松子仁   [功效]润肠通便,润肺止咳。   [应用](1)肠燥便秘。(2)肺燥干咳。   峻下逐水药   掌握 1下列药物的功效:大戟、芫花、巴豆   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症:甘遂、牵牛子   3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甘遂、大戟、芫花、牵牛子、巴豆   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甘遂、大机、芫花、牵牛子、巴豆   1、甘遂   [功效]泻下逐饮,消肿散结。   [应用](1)水肿,鼓胀。(2)风痰癫痫。(3)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有效成分不溶于水,宜入丸散,每次0、5—1克。醋制可减毒性。反甘草。   2、大戟   [功效]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用法用量] 煎服,1、5—3克,入丸散剂,每次1克。醋制可减毒性。反甘草。   3、芫花   [功效]泻水逐饮,祛痰止咳,杀虫疗疮。   [用法用量]入丸散剂,每次0、6克。醋制可减毒性。反甘草。   4、牵牛子   [功效]泻下,逐水,去积,杀虫。   [应用](1)水肿,臌胀。(2)痰饮咳喘。(3)虫积腹痛。   [用法用量]入丸散剂,每次1、5-3克。不宜与巴豆同用。   5、巴豆   [功效]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蚀疮。   [用法用量]入丸散剂,每次0、1-0、3克。多制成巴豆霜用,以减低毒性。   同步练习   A1型例题   1、大黄外用治疗水火烫伤常配伍[ ]   A、 青黛 B、紫草 C、地榆 D、芒硝 E、紫花地丁   答案:C   2、治里热便秘,胃火亢盛,吐血衄血,应首选下列何药[ ]   A、 大黄 B、芒硝 C、芦荟 D、知母 E、夏枯草   答案:A   3、既能泻下通便,又能清肝杀虫的药物是[ ]   A、 牵牛子 B、芦荟 C、番泻叶 D、芒硝 E、大黄   答案:B   4、大戟煎服用量是[ ]   A、5—10克 B、3~6克 C、 1、5—3克 D、 0、5~1克 E、2~5克   答案:C   5、巴豆内服的剂量为[ ]   A、0、1—0、3克 B、0、3~0、5克 C、0、5~0、8克 D、0、8—1克 E、1~1、3克   答案:A   6、巴豆的常用法为[ ]   A、 酒制 B、酷制 C、制霜 D、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