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阴阳五行学说的认识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史告诉我们,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不能离开哲学,都必须采用一定的认识方法,而方法的性质则对自然科学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和很大的制约作用。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说:“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总还是在哲学的支配之下。”阴阳五行学说是对自然规律的抽象总结。
阴阳学说:自然界中所有生命现象的生息变化,都与天地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是天地的相互作用而产生了循环往复的白天与黑夜、温热与寒凉的自然变化,而天地间所有事物的运动变化,又都与这循环往复的白天与黑夜、温热与寒凉的自然变化息息相关。为了探明自然界中各种事物的变化规律,古人便首先对左右着万物变化的天地自然的运动规律进行了归纳总结,阴阳学说便应运而生了。
在自然界,能用阴阳的概念来概括的现象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如水与火、润与燥、东与西、男与女、雄与雌、刚强与柔弱……以后,随着人们生活的实践,人们更渐次发现这明与暗、寒与热、升与降、动与静的变化与四时的往来、昼夜的更替密切相关,四时往来如环,昼夜更替无端,而这四时的往来、昼夜的更替又与天体的运转亦即是天上的日月星辰与地球的相互运动密切相关,是地球和太阳等天体的相互作用造成了天地间春夏秋冬四时的往来和昼夜明暗的更替,造成了阴、晴、明、暗、风、云、雨、雪、雷、电等各种自然现象,造成了风、热、暑、湿、燥、寒的气候变化,这才孕育了山川草木和委委众生,构成了纷繁的大千世界。
①阴阳的概念是对具有相对属性的自然现象的高度抽象和概括
如天与地、日与月、昼与夜、春夏与秋冬、明与暗、寒凉与温热、上与下、升与降、动与静、南与北、东与西、水与火、润与燥……
②阴阳的变化规律是对自然变化规律的高度抽象和概括
阴阳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对自然现象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属性特点的高度抽象和概括;
阴阳的互根互用规律是对自然现象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矛盾方面各以其对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基础的运动变化规律的高度抽象和概括;
阴阳的互相制约规律是对自然现象的各种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矛盾方面此强则彼弱、此弱则彼强的运动变化规律的高度抽象和概括;
阴阳的消长转化规律是对自然现象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矛盾方面可以互相转化的运动变化规律的高度抽象和概括;
阴阳的无限可分规律是对自然现象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矛盾方面之中又都包含着无限可分的矛盾方面的运动变化规律的高度抽象和概括。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与阴阳学说一样,其“道之所生”也是源出于天地自然变化的“候之所始”,也就是说,五行学说同样是古人根据自然界的气候和物候现象,归纳和抽象天地气化的规律而形成的。
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现,自然界各种生命现象的产生和消亡,都与天体的运转、气候的变化密切相关。万物的成败生死,一方面取决于其内在的本质因素,一方面取决于外在的气候条件,正如《素问》所说:“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悬,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即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彰。”六气的运动变化是万物产生和消亡的根本的外在条件,没有六气的运动变化,就没有万物的生化,生命也就不复存在了。正是为了探索自然界中各事物的相互关联,古人对自然规律进行了总结归纳,升华而形成了五行学说。
1、木、火、土、金、水是四季五时气候特点和生化特点的抽象;
2、五行相生是对五时气候、物候运转规律的抽象;
3、五行相克是对自然气候制胜规律的抽象;
4、五行的乘侮是对自然气候异常相胜规律的抽象;
5、事物的五行归类,是根据事物与五时和六气盛衰的紧密联系而划分的;
6、五行互藏是对五时气候各有五方之异,五时气候各有五气盛衰之特点的抽象总结。
五行学说完全是在总结自然气候变化规律和自然界万物的生化和气候变化的相互关联的规律的基础上而抽象形成的,它不仅继承了古人在观察揭示自然规律方面所做出的巨大成就,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古人从天体的运动、天地的相互感召来认识气候的变化,以天地一体、四时一体、万物一体的整体恒动的观点来认识自然界所有的事物,以盲然变化规律来分析探讨具体事物的内部变化规律的基本思想方法。
不难看出,五行学说与阴阳学说一样都是抽象升华了古人对天地自然和气候变化的规律性认识而形成的,这两种学说优势互补,互相为用,就构成了古人用以解释自然、探索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阴阳五行思想可谓中华民族理性与智慧的结晶。它反映了中国人的空间意识,这种空间意识与西方文化截然不同。它认为自然并不是外在于人的对象,作为人的对立面而存在,而是与人息息相通。人并不站在自然的对立面与之抗衡,而是与自然融合为一。人类本身是自然界和谐的一个组成部分,顺着自然规律,从根本上与自然相合,这就是“天人合一”。只有天人合一,才谈得上宇宙的整体性。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安卓手机刷机包制作.doc VIP
- 学生如何预防颈椎疾病.pptx VIP
- 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的批评标准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x
- T_CTSS 58-2022_茶叶感官风味轮.pdf
- 2025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二模物理试卷及答案.pdf
- 保险投诉培训课件.pptx VIP
- SWITCH暗黑破坏神3超级金手指修改 版本号:2.7.4.84040.docx
- 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ocx
- 八年级下册-【知识速记】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核心知识背记(湘教版).docx VIP
- 七年级上册(考点梳理课件)-【知识速记】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核心知识背记(湘教版).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