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科学知识的社会学-东吴大学.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学知识的社会学-东吴大学.PPT

科學知識的社會學 東吳大學哲學系科技與社會課程 陳瑞麟 April, 14, 2009 孔恩之前的科學社會學 孔恩之前的「科學社會學」,主要研究科學活動背後的社會制度(social institutions),有時又被總稱作「科學的制度社會學」(institutional sociology of science)。 墨頓(R. K. Merton)(美國科學社會學家)的結構功能論(structural functionalism)是一種社會學中的功能論。 社會學功能論主張我們可以利用涵蓋面很廣的社會制度(體制),例如宗教、政治和科學等,來理解社會整體,同時研究社會體制的變遷和演化。墨頓認為科學就是這種體制。 墨頓論科學體制的精神 墨頓認為科學體制有一個制度性的目標,即「擴展被驗證的知識」,它也是科學體制在社會中的基本功能,維繫了社會的穩定。 要達成科學體制的目標,必須要有科學行為的基本規範,它們就是「科學的精神」(ethos of science):普遍主義(universalism)、公共主義(communism)、無利害考量(disinterestedness)、組織性的懷疑精神(organized scepticism)。 遵從這些科學精神的科學家,會得到報酬;違反這些精神的科學家,則會受到懲罰。 墨頓的科學社會學並不涉及科學知識的形成、驗證和演變等等問題,因為他大致同意邏輯經驗論的主張。 普萊斯論科學體制的成長 科學社會學家普萊斯(Derek de S. Price)則研究科學體制中某個研究領域或專業(specialty)在量上的增長(growth),例如該領域的科學家數量、科學文獻數量、科學研究經費等等,因而得到一個規律性的結論,可以使用邏輯斯的克曲線(the logistic curve)來表達。 這個曲線意指某一專業科學最初將沿著成長率遞增的冪曲線(exponential curve)而成長,當達到一個最大的增長率時,增長率開始遞減,最後成長量逼近一個飽和的極限。 克朗的「不可見的學院」 科學社會學家克朗(Diana Crane, 1972)則研究科學社群的溝通特徵,而把一個科學社群稱作「不可見的學院」(invisible colleges)--也就是把一群科學家凝聚成一個科學社群的互動網絡。這個網絡包括: (1) 科學文獻的相互引用,形成一個「引證網絡」;(2) 合作關係的產生:科學家同儕共同研究,或者教師訓練學生;(3) 科學家頻繁地個人接觸,促成觀念融合(diffusion),這是一種「接觸傳染」(contagion)的過程;(4) 權威的形成:早期研究者易於影響後進,高生產力的(high productive)的科學家影於成為意見領袖(opinion leader);(5) 科學研究跨出國族界限,形成國際網絡。 從科學體制到科學知識 上述幾個例子都是研究科學體制,而不涉及科學知識。因為早期的科學社會學家並不認為社會體制會影響到科學知識或者是認為科學知識也有社會性。 科學知識與生產知識的方法,是屬於科學哲學(科學方法學、科學知識論)的研究範圍。科學社會學和科學哲學呈現一種分工的狀態。 這些科學社會學的研究,大致和邏輯經驗論興盛的時期同時。 愛丁堡學派的強方案 孔恩的研究把科學社群的觀念引入科學知識的發展演變中,衝擊了傳統上人們對於科學的實證論(經驗論)形象。 如果科學知識的演變和科學社群(共享同一科學典範的科學家構成的)的演變有關,這就意謂科學知識也有其社會性存在--我們必須研究科學社群才能說明科學知識的變遷。 1970年代,英國愛丁堡大學的一群科學社會學家如 Barnes, Bloor, Shapin 等人,受到孔恩的啟發,開始主張科學社會學也應該研究科學知識。因而倡議所謂的「科學知識的社會學」(sociolog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SSK)。 強方案的起點:什麼是科學知識? 哲學傳統把「知識」定義為「證成的真信念」(justified true beliefs),這其實是一個規範性的定義,亦即能滿足「真」與「證成」條件的信念,才算是知識。 「科學知識的社會學」要研究的是「被人們視為知識的知識」(whatever people take to be knowlegde)。 「知識」仍然不同於單純信念(mere belief),所以要進一步把「知識」視為「集體支持的信念」(collectively endorsed beliefs)。 如何研究科學知識? 強方案看待科學知識是一種自然現象。因此正如科學家研究自然現象變化,科學知識的社會學是一種「科學的科學」,以科學的因果說明的方式來研究科學知識的變動,以及找出知識變動背後的規律性。 孔恩的《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已經提供了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