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福建闽江断裂带第四纪活动特征-震灾防御技术.PDF
第2卷 第4期 震灾防御技术 Vbl_2.No.4
2007年 12月 TechnologyforEarthquakeDisasterPrevention Dec.,2007
黄卿团,付萍,胡哲明,樊荣,2007.福建闽江断裂带第四纪活动特征.震灾防御技术,2(4):346--353
福建闽江断裂带第四纪活动特征
黄卿团 付 萍 胡哲明 樊 荣 )
1)厦门地震勘测研究中心,厦门 361021
2)北京康正一宏基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北京 100029
3)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北京 100045
摘要 本文通过地貌、第四纪地层、钻探、槽探和浅层地震勘探等资料分析,研究了闽江断裂带
第四纪活动特征,并探讨了活动断裂与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1)闽侯一南屿断裂展布于旗山东
侧山前,与五虎山北麓断裂共同组成北西向的闽江断裂带,控制了福州盆地的西侧和南侧边界;
(2)闽江断裂带的活动时代从山地向平原方向逐渐变新,山地基岩内的断裂为中更新世断裂,山
前断裂多为晚更新世断裂,呈正断性质,上盘沉积速率为 0.78mm,a一1.2mm/a;(3)闽江断裂带
及其与北东向断裂交汇部位附近小震活动相对密集。
关键词:闽江断裂带 第四纪地质 地貌 福州盆地
引言
闽江北西向断裂 (带)发育在福州盆地的西侧和南侧,由闽侯一南屿断裂 (北西段)和
五虎山北麓断裂 (南东段)2条断裂组成,构成了福州盆地西侧和南侧的边界断裂。前人对
该断裂 (带)的几何形态和活动习性 曾做过一些研究:1978年,福建省区域地质测量队提出
了五虎山北麓断裂;1989一l994年,福建省地震局地震综合队对五虎山北麓断裂的活动性进
行了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1998年,福建省地矿勘查开发局根据区域布格重力异常
和航磁 异常资料推断,在 白沙一马洲存在一条北北西向大断裂;2000年,福建地震地质
工程勘察院亦提出了甘蔗一南屿断裂,并推测该断裂在上街镇蔗洲附近向北西方向发育于盆地
边缘的平原中。但是,目前尚无全面、客观地反映闽侯一南屿断裂准确的空间展布、规模及其
活动性等信息的报道。作者在 2001年福州城市活断层探测的地震地质调查中,首次发现了闽
侯一南屿断裂作为福州盆地西侧边界断裂,展布在旗山东坡山前,并对闽侯一南屿断裂和五虎
山北麓断裂的活动性做了进一步的研究。本文着重从断裂两侧的地貌、第四纪地层的差异性
变化、钻探、探槽和浅层地震勘探等方面,分析研究了闽江北西向断裂 (带)的第四纪活动
特征,并探讨了活动断裂与地震的关系。
[收稿 日期】2007—10—28
作【者简介】黄卿团,男,生于1950年。1980年2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地震地质专业,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活动构
造研究与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电话:0592.6068227。
震灾防御技术 2卷
1 福州盆地地震地质概述
福州盆地地处长乐一诏安断裂带北段西侧 ,盆地的边界 由北东向一北东东向和北西向一北
北西向两组断裂构造互相切割而成,是一个地堑型的第四纪断陷盆地 (丁祥焕等,1992;黄
卿团等,1999;朱金芳等,2005)。它们构成了福州盆地的边界断裂:东部为北北西向鼓山山
前断裂 (F2);北部为北东东向湖头一苗圃断裂 (F);西部为北西向闽侯一南屿断裂 ( );南
部为北西向五虎山北麓断裂 ( )(图1)。
福州盆地及邻区历史上在福州一连江交界处 (北纬 26.2。,东经 119.4。)曾发生过 1574
年 5%级地震,震中位置距福州市中心约 17km。
2 闽江断裂带第四纪活动特征
2.1 断裂带基本特征
闽江断裂带 自西北往东南由闽侯一南屿断裂 (F6)和五虎山北麓断裂 ( )组成,控制着
福州盆地的西南边界,总体走 向310。(图1)(朱金芳等,2005)。闽侯一南屿断裂北起超 山岭,
经仁宅、古井,至南屿上坎,由3条大致平行的断层组成,断裂展布在海拔 755.2m 的旗山
东侧 山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