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野菜及食用方法
1、野葱、野蒜、野韭菜
野葱为百合科植物,多年生草本,高30~45厘米。
按地域及生长环境,别名也称为:沙葱、麦葱、水葱、山葱等。
主要产地是北方草原。
野蒜为百合科植物,多年生草本,开花后植株可达70cm。
又名薤白、山蒜、菜芝等。分布极广。本人在四川、浙江都见过。
喜欢沙性土壤。一般春夏期间采摘
野葱全植株都可以食用,营养丰富,口味极佳。
个人口感,香气浓于普通葱蒜,刺激性气味淡于普通葱蒜。
华东地区最常见的做法是野葱煎蛋、野葱炒蛋。做法类似于葱煎蛋、韭菜炒蛋。
还可以做烹饪香料、炒肉、直接光炒。
野蒜头还可以腌制,做泡菜。或者单独食用。
但是有胃肠炎、腋臭等疾病的人慎食;表虚、多汗者也应忌食。
山韭菜炒鸡蛋
2、野艾蒿、鼠麴qū草(棉菜)、泥胡菜
野艾蒿是菊科植物,多年生草本,高45~120厘米。
全国各地均常见。一般丛生。
性味与艾蒿基本相同。
鼠麴草是菊科植物,二年生草本,高10~15cm。
别名很多,主要有:佛耳草、绒毛草、鼠耳草、黄花白艾、毛耳朵、绵絮头草、清明菜、棉花菜、清明蒿、丝棉草、棉菜等。
华东地区多称为棉菜、棉花菜、毛耳朵。
可能是因植株叶子棉棉的,像是缺少水分而得名。
棉菜茎叶有白色绒毛。延地面生长,很是耐踩踏。全国各地均常见。
华东地区常用来代替野艾蒿做清明食物。
泥胡菜是菊科植物,二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别名糯米菜、剪刀草、石灰菜、绒球等。
全国各地均常见。一般单株生长。
以上三种野菜主要食用方法是做饼团、糕点等添加料,原本是清明节专门用来做团子的起香料及染色作用。
制作方法:把野艾蒿或棉菜或泥胡菜用开水掺熟,捞起去水,弄碎,加进糯米粉揉成团,做剂子。可作团圆、饼、饺子等糕点。
野艾蒿食用最常见,棉菜次之,泥胡菜最末。
野艾蒿口感最好,最被大众接受,现在元祖蛋糕店就有“艾青团”出售。
棉菜也不错,粘性比野艾蒿强。泥胡菜苦味重些。但是泥胡菜植株比较大,可全株采摘(不包括根),比较方便,冬春皆可采摘。棉菜虽然也可以全株食用,但植株很小,而且冬天采摘比较好,开花了就不太好了。野艾蒿主要食用嫩芽和嫩枝头。因为丛生,容易采摘,冬春皆可采摘。另外泥胡菜可以捞水后炒来吃或凉拌。
艾蒿揉的糯米、棉菜饺子、棉菜饼
3、藜菜头(灰灰菜)
藜是藜科植物,一年生草本。种类很多,分布极广。
别称灰灰菜、野灰菜,灰蓼头草等。
食用方法主要是加蒜泥直接炒来吃、捞水凉拌。还可以炒肉、豆腐干、小鲜笋、做汤。也可晾干贮藏。一些高档饭店也以灰灰菜作为冷菜。食用灰灰菜能够预防贫血,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对中老年缺钙者也有一定保健功能。
炒灰灰菜、凉拌灰灰菜
4、野苋菜(刺苋)
刺苋是野苋菜的一种。
野苋菜主要包括反枝苋、繁穗苋、刺苋等。繁穗苋还可作园林观赏植物。野苋菜分布极广。华东地区以刺苋最为常见。山坡路旁、田间地头、公园花坛都可常见。其实刺苋菜属于外来物种,原产美洲,现在全国都有分布。
刺苋是苋科植物,一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叶腋(叶干结合部)有刺。性味类似苋菜。刺苋主要食用嫩芽和茎杆。春天采摘嫩芽。食用方法与苋菜相同。注意采摘时不要带刺。一般来说嫩芽不带刺。华东地区除炒来吃、捞水凉拌外,经常做汤,鸡蛋野苋菜汤。口感比一般野苋菜更好,营养价值也更高。
刺苋一般夏秋时期采摘茎杆,去枝叶,去刺。做霉菜梗。制作方法与霉苋菜梗相同。
洗净,切成3-5厘米段,放入罐中,密封,一般一星期就可以食用。味道鲜美,可以蒸臭豆腐,也可直接蒸煮。不过有刺激性气味,有些人可能受不了。其他野苋菜食用方法大同小异。
野苋菜梗汤
5、蕨菜
蕨菜是蕨类植物,凤尾蕨科,一般植株高达一米。
别名又叫作龙头菜、如意菜、狼蕨头等。号称“山珍之王”。华东地区称为蕨菜或狼蕨头。
蕨菜一般生长在山坡灌木林阴湿处。
食用嫩芽。春天采摘。冬天也少量有。
食用方法:
食用时,一般用开水煮熟后,取出撕开,用清水浸泡一二天,泡去涩味。可配鸡蛋、肉类炒来吃,也可凉拌。有轻微涩味。如今菜市场一般都能见到泡好的蕨菜,可以买回来直接烹饪。种植量不大,主要是野生为主。
凉拌蕨菜、蕨菜炒肉片、蕨菜炒野菇、蕨菜干、蕨根粉条
蕨菜可以晒干菜,制作时用沸水烫后晒干即成。吃时用温水泡发。菜市场也有卖。
还可做粉条、粉皮食用。现在已经很流行,超市一般都能买到,蕨根粉丝、粉条。蕨菜食用已经工业化。 食用蕨菜有降血压、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
6、荠菜
荠菜是十字花科,一、二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15—40厘米。
各地叫法不一,主要有:荠荠菜、粽子菜、枕头菜、榄鼓菜、地末菜、田儿菜、鸡翼菜、菱角菜、三角草等。华东地区一般叫荠菜或枕头菜。
荠菜主要吃的是幼嫩叶。一般冬天,开花之前采摘。春节期间很是流行。
另外,没有经验的人采摘荠菜往往出错,把其他野菜采入。
荠菜对城市人来说很难在野地里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