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唐才均一丁审查意见626.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和构造详图》 (09G901-4)(现浇混凝土楼面与屋面板) 的审查意见 提出人:唐才均(一级注册结构师) 单位: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第 3 页 建议增写:3.3 本图集是建筑施工图集,不需要经过具体设计指定,施工现场可直接在适 用范围内选用。 理由:了解我国国标图集编号规则的人知道 9 字头图集是“施工图集”。但是在从业人员中,还有许 多人并不了解我国国标图集的编号规则知识。设计图集需要具体设计文件指定,方可在施工中选用;9 字 头图集是“建筑施工”图集,就跟施工规范不需要具体设计指定,施工单位可直接遵循一样,9 字头图集 也不需要设计指定,施工单位可直接在图集明确的适用范围内选用。希望把这个意见写进各本 xxG901 - xx 图集的编制说明。 1-4 页 建议增写:6 板筋跳扎要求 板上部钢筋不允许跳扎,板下部钢筋可以跳扎,规定如下: 当板设计间距 s≤100mm 时,跳 2 扎 1,当 100mm<s≤200mm 时,跳 1 扎 2 ,当 s>200mm 时,满扎; 理由:1)随着劳务队伍组成以 70 后、80 后、90 后为主,劳务层对板筋跳扎的呼声与日俱增,所以 为规范跳扎有序进行,建议增写; 2 )上部钢筋,人为扰动多多,满扎还未必能够保持钢筋不跑位,所以不管是单向板还是双向 板,都不允许跳扎; 3 )下部钢筋的跳扎,实质上是一个控制扎点间的距离来保证网片位置,因此跳扎或满扎要与 网片间距挂钩,譬如 S=95mm,跳2 扎 1 的扎点间距为285mm <300mm,网片的成型还是 处于良好状态;同理 S>200mm,譬如220mm,跳 1 扎 1 的话扎点间距离为440mm ,网片 的扎点间距就太大了,钢筋的准确位置不易得到保持。 4 )不管扎点之间的实际距离,笼统地抄袭前苏联上世纪60 年代的规范“单向板可跳扎,双向 板需满扎”,对钢筋网的整体形成没有什么道理,扎点之间的实际距离才是保证钢筋网片质 量的硬道理。 5 )剪力墙钢筋则不宜跳扎,绑扎欠牢固的满扎,振捣棒一振就跑位,跳扎的话问题就更严重。 1-10 页 左下角图中 竖向“2600 ”似应改为 “≥1.5h0 ” 2 -3 页 第 5 (e )图 1 改错 1 )la 的尺寸线,起始位置不在钢筋端点, 2 )≥5d 且至少到 梁 中线——改错 2 增加:1)当梁宽>>la (laE )时,第一不必满梁宽通过,第二不允许 直锚,必须要有一定长度的 90 °直弯段。 2 )下部钢筋锚固,宽扁梁宽度>2la 时,没必要“至少到梁中线”, 建议图集对板在宽扁梁中另行明确一个在las 与la 之间的具体 锚固长度。 理由:板上部钢筋处于最上表面,如果端部无 90°钩,端头容易 翘起,这个要求可以有效防止板顶部钢筋端点的翘起。 中天建设集团 唐才均(网名:一丁)博客:/yiding52 电话:028 09-06-26 P 1 of 13 第 6 图 改错:1) e . 中部支座为梁 → f. 中部支座为梁 2 )二处“≥5d 且至少到 墙 中线”改正为“≥5d 且至少到 梁 中线” 第 5、第 6 图的“≥5d 且至少到 墙 中线”还可以这样改“≥5d 且至少到梁(墙)中线” 2 -4、非受力钢筋或非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