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校内网使用及大学生的互联网社会资本——以北京大学在校生的抽样调查为例.pdf

校内网使用及大学生的互联网社会资本——以北京大学在校生的抽样调查为例.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① 校内网 使用与大学生的互联网社会资本 ———以北京大学在校生的抽样调查为例② 刘 静 杨伯溆 摘要:构成社会基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网络社会中非但没有被疏离,反而成为网络生活 的主体。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大学在校生校内网使用行为的抽样调查,从互联网社会资本的规模、互 联网人际交往的信任程度、网络发起线下活动的参与意愿、网络生活的满意度等四个维度来考察大 学生互联网社会资本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校内网使用强度对互联网社会资本影响显 著,现实生活中的好友数量对互联网社会资本的规模影响显著。 关键词:校内网 大学生 互联网社会资本 引 言 Web2.0的网络时代,以点对点间的交互行为为其主要特征。以电脑为中介的沟通,产生了庞 大多样的虚拟社群(曼纽尔·卡斯特, : )。在技术导向的信息化社会里,构成社会基石的 200619-20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但没有被疏离,反而成为网络生活的主体。 ( )网站的不断涌现,更是为虚拟社群的发展提供了绝佳的平台,也为我们 SNSSocialNetworkSites 考察 ( )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对象。大学校园是中国内地 网 CMC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 SNS 站发端的源头,也是目前蓬勃发展的重要阵地。按照 年 月份大度咨询调查的数据,大学生 2009 10 用户占 用户比例 ,成为社交网站的最大用户群体。目前, 已经成为大学生社会交往 SNS 50.3% SNS 的重要平台,成为大学生现实生活交往的补充力量甚至是替代力量。 广泛使用SNS的大学生,其基于网络平台的交往行为而产生的社会资本呈现出什么样的特征? 有哪些因素影响这些特征?本研究将以校内网为例着重考察大学生群体使用SNS的社会交往行为 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一、文献综述 (一)互联网使用对人们交往行为的影响 在互联网发展的过程当中,使用者对于互联网的过度沉溺,一直引发着研究者的担忧。批评者 认为,互联网削弱了人们面对面交往的时间与能力( , )。 年 月,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 Nie2001 2000 2 的第一份有关互联网络与社会关系的调研报告( ),也声称“互联网的发展 InternetandSocietyReport 不是为人们之间的互联提供技术支持,相反,而是在技术发达的社会中使人们更加孤单。”克劳特 等人( , )的研究表明,上网对人们的社会参与和心理健康有“虽然轻微但显著”的负 Krautetal.1998 校内网即现在的人人网。校内网成立于 年 月,是中国最早的校园 社区, 年 月 日,正式 ① 2005 12 SNS 2009 8 4 更名为校内网。本项研究方案设计于 年 月,抽样调查于 年 月实施,为尊重被调查对象的语言习惯, 2009 10 2009 12 在研究中一直采用“校内网”的提法,故本文中仍采用这一提法。 ② 北京大学老师潘聪平、李娜,学生沈叶、龙智浩、林起贤等人参与了本次调查研究的问卷设计和数据录入工 作,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