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地基的地震反应及动力参数 一、地震和地震反应 一、地震和地震反应 环太平洋地震带 (二)地震波及其特征 (三)地震的震级和烈度 1.震级 2.地震烈度 3.震级、烈度、灾度的区别 4.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和设防标准 5. 建筑抗震设防标准 (四)地基的震害现象 1.饱和砂土和粉土的振动液 2.地震滑坡和地裂 3.土的震陷 (五)影响震害程度的场地因素 1.同一地区震害的不同及影响因素 2.抗震地段划分 3.场地土类型 4.建筑场地类别 2.地震影响系数曲线 第三节 地基抗震验算 一、地基基础抗震设计原则 (一)选择有利的建筑场地 (二)加强基础的防震性能 (三)加强基础和上部结构的整体性 二、天然地基的抗震承载力验算 1.下列建筑物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 2.地基抗震承载力应按的计算 3.存在偏心荷载时应满足条件 1.地基土的液化和液化土 2.液化可能性的判别方法 ⑵标准贯入试验判别 3. 地基液化等级划分 4.可液化地基处理措施 第四节 振动对地基影响及动力基础设计的步骤 一、概述 (一)动荷载的分类 (二)动力机器基础的型式 (三)动力机器基础设计的基本要求 二、振动对地基的影响 (一)振动对土的抗剪强度的影响 (二)振动作用下土的加密 (三)振动作用下地基的承载力 三、动力机器基础设计的一般步骤 第五节 动力基础在地基中引起的波动及防振措施 一、振动基础在土中引起的波动的传播特征 二、地面振动随距离的衰减规律 三、减少动力机器基础振动影响的措施 抗震分析与动力基础 1. 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抗震 承载力验算的建筑物 2. 地基抗震承载力验算 3. 偏心荷载抗震承载力验算 抗震分析与动力基础 ⑴砌体房屋。 ⑵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不存在软弱粘性土层的下列建筑: ①一般的单层厂房和单层空旷房屋; ②不超过8层且高度在25m以下,一般的民用框架房屋; ③基础荷载与②项相当的多层框架厂房。 ⑶本规范规定可不进行上部结构抗震验算建筑。 注:软弱粘性土层指7度、8度和9度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分别小于80、100和120kPa的土层。 抗震分析与动力基础 式中:faE-调整后的地基抗震承载力;ζa-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应按下表采用;fa-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采用。 表 4.2.3 地基土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 1.0 淤泥,淤泥质土,松散的砂,杂填土,新近堆积黄土及流塑黄土 1.1 稍密的细、粉砂,100≤fak<150的粘性土和粉土,可塑黄土 1.3 中密、稍密的碎石土,中密和稍密的砾、粗、中砂,密实和中密的细、粉砂,150≤fak<300的粘性土和粉土,坚硬黄土 1.5 岩石,密实的碎石土,密实的砾、粗、中砂,fak≥300D的粘性土和粉土 ζa 岩土名称和性状 验算天然地基地震作用下的竖向承载力时,按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的基础底面平均压力和边缘最大压力应符合下列各式要求: p≤faE pmax≤1.2faE 式中 p――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的基础底面平均压力; pmax――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的基础边缘的最大压力。 抗震分析与动力基础 三、地基的液化可能性判别和液化等级划分 抗震分析与动力基础 1.地基土的液化和液化土 2.液化可能性的判别方法 3.地基液化等级划分 4.可液化地基的处理措施 抗震分析与动力基础 ⑴地基土的液化 地基土的液化是由于震动过程中,土体有收缩的趋势,在不排水条件下,表现为孔隙水压力升高、累积,及当孔隙水压力等于上覆压力时,土的强度丧失,土体发生流动的现象。 ⑵液化土 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不含黄土)的液化判别和地基处理,6度时,一般情况下可不进行判别和处理,但对液化沉陷敏感的乙类建筑可按7度的要求进行判别和处理,7~9度时,乙类建筑可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进行判别和处理。 存在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不含黄土)的地基,除6 度设防外,应进行液化判别;存在液化土层的地基,应根据建的抗震设防类别、地基的液化等级,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抗震分析与动力基础 注:用于液化判别的粘粒含量系采用六偏磷酸钠作分散剂测定,采用其他方法时应按有关规定换算。 ⑴初步判别 饱和的砂土或粉土(不含黄土), 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初步判别为不液化或可不考虑液化影响: ⑴地质年代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及其以前时,7、8度时可判为不液化。 ⑵粉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