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8节 民间歌谣.pptx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 间 文 学;第七章 民间歌谣;一、民间歌谣的界定与类型 1.1 民间歌谣的界定 歌谣是指篇幅短小、以抒情为主的韵文作品,包括民歌和民谣两个部分。 (1)广义上的歌谣包括民众口头创作的所有韵文作品;狭义上的歌谣不包括篇幅更大的叙事长诗、史诗以及民间说唱。 ;(2)配合乐曲演唱的叫民歌或民间歌曲,不配合乐曲自由咏诵的叫民谣。 曲合乐则歌,徒歌曰谣。 ——《诗 ·魏风 ·园有桃》毛传 ;(3)民间歌谣是包括文学、音乐和表演的综合性艺术。在民间文艺学中,通常将民歌的歌词部分与民谣合起来称为民间歌谣。 ; ;“民歌”;当代民谣中的民间性;1.2 民间歌谣的类型 从节奏、音韵、叠句和曲调等形式特征来看,中国有以下代表性的民歌类型: (1)四句头和五句体 (2)花 儿 (3)信天游 (4)爬山调 (5)吴 歌 (6)其他…… ;(1)四句头和五句体 a.四句头: 由整齐的五言或七言,四、六、八句组成一首(节)。南方最为流行。 例:土家族民歌《韭菜开花细绒绒》 韭菜开花细绒绒, 有心念郎不怕穷, 只要二人情意好, 冷水泡茶慢慢浓。;b.五句子: 每首(章)七言(或四、五、杂言)五句,流行于河南、安徽、湖北、湖南、四川等。 诗意的亮点往往在第五句。 如:宜昌民歌 姐儿门前一树槐,手搬槐树望郎来。娘问姐儿望什么,我望槐树几时开,不好说出望郎来。 ;(2)信天游 又叫顺天游,流传于陕北、甘肃、宁夏等地。两句一节,每句字数不定。多用叠音字和比兴。 例:兰花花 青线线(那个)蓝线线, 蓝格英英(的)彩, 生下一个兰花花, 实实的爱死人。 五谷里(那个)田苗子, 数上高粱高, 一十三省的女儿(呦), 就数(那个)兰花花好。 ;(3)爬山歌 流传于内蒙古西部,及陕西榆林、晋西北。 每首上下两句,押脚韵,字数长短不定。 如:大青—山来—乌拉—山, 海海—漫漫—土默—川。 例:河套山曲《相跟上走上望乡台》 ;(4)花儿 流传于甘、青、宁、新的汉、回、土、藏、东乡、撒拉、保安等民族,基本用汉语演唱。 每首四句,一般一与三、二与四字数相同。 如:河湟花儿 阳洼山上羊吃了草, 马五哥好像是杨宗保; 天上的星星星对星, 尕豆妹好比是穆桂英。 ;(5)吴歌 流行于苏南和浙北的山歌。一种是七言为主的齐山歌,一种句式长短自由的乱山歌。 例:白茆山歌《隔河看见白牡丹》 ;(6)其他 a.小调:沂蒙山小调、安徽小调…… b.藏族:鲁与协 c.壮族:欢 d.蒙古族:长调…… 例:八段景(麻城小调) 小小鲤鱼红红鳃,上江游到下江来。 头摇尾也摆呀,头摇尾也摆呀, 不为冤家我不出山来/ 打一个金钩钩,把你钓上来。;二、民间歌谣的内容与功能 ;(2)文学功能分类 抒情类:情歌、生活歌、历史传说歌 讥刺类:时政歌(谣) 实用类:仪式歌、劳动歌 娱乐类:童谣等;2.2 民间歌谣的类别 (1)情歌 反映劳动人民爱情生活的歌谣,在歌谣中比重最大。 例:十送表哥 (江西民歌) ;(2)生活歌 反映劳动人民劳动境况、社会遭遇和家庭生活等内容的歌,常见的有农民生活歌、妇女生活歌、工匠生活歌??? 例1:小女婿(湖北民歌) 例2:十月怀胎(重庆巫山民歌) 例3:广东打工(壮族新民歌) 例4:农民(壮语新民歌);(三)历史传说歌 反映古人古事、缅怀本地、本民族杰出人物等的歌谣。 例: 十唱古人 (河南商城小调) ;(4)劳动歌 在劳动过程中演唱,用于协调劳动节奏、减轻劳动强度等的歌谣。 例1:劳动号子(重庆) 例2:薅草锣鼓 (陕西紫阳);(5)仪式歌 用于宗教仪式、节日庆典和婚丧礼俗中的歌谣,包括诀术歌、礼俗歌、祀典歌等。 例:出嫁歌、 婚礼歌、 孝歌或丧歌、 上梁歌、 叫魂歌等。;(6)童谣 也叫儿歌,是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在儿童中流传的口头歌谣。 也包括成人创作,用于教诲儿童的歌谣。 例: 南康(江西赣州)童谣;(7)时政歌/谣 反映政治状况及不良社会现象,并进行讽刺与劝谕的民间歌谣。 例1:抗日小调 例2:老来难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