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下半年新一轮投资启动 总体规模万亿级
2013 年 8 月 26 日
与五年前的狂欢盛宴不同,新一轮的投资将注重优化结构,“以长带短”,慢热释放。启动投资的同时,
决策层亦在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下放审批权,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垄断和公共事业领域
2013 年已然过半,“稳增长”仍为当前经济领域的核心议题。种种迹象表明,虽已不再如五年前的“4 万
亿”般高调,但新一轮投资潮却悄然涌动。
投资,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历来扮演着令人又爱又恨的角色。它是见效快、易于使用的“兴
奋剂”,但若服用过滥,却又极易侵蚀健康肌体。
决策者努力从五年前的那场资本盛宴中吸取经验教训,本轮投资“以长带短”的政策思路清晰可见,即
选择那些既能长期优化经济结构,又能短期起到拉动投资和经济增长作用的领域,比如棚户区改造、中西部
地区铁路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和地铁公共交通建设等。值得一提的是,决策层已提出,将引导民间投资通过
多种途径进入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公用事业等领域。
然而,要真正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进而推动经济结构转型目标,需要实在的体制性变革。回顾历史可
以看到,上一轮经济体制改革同样启动于经济低迷期,同样是面临重重阻力。但通过改革释放的生产要素,
启动了中国经济的引擎并将红利延续至今。
如今,新一轮投资箭在弦上,新一届政府亦再次祭出改革大旗。但能否将投资与改革形成的“组合拳”
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一切有待观察。
投资又来了!
8 月下旬,在各界为下半年经济走势焦灼之际,相关部委应对经济下行的宏观调控政策已经提交决策者
讨论。《财经》记者获知,今年下半年开始,新一轮投资将陆续启动,总体投资规模达“万亿级”。
“新的投资拉动异常谨慎。”一位接近国家发改委的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决策者不再启用“N 万亿
投资”的概念,亦不会再现五年前一拥而上的“盛况”。
2008 年 11 月推出的“4 万亿”投资计划,在短期内有效地稳定了就业和增长,但地方债高企、投资低效、
产能过剩加剧等负面效应在随后几年越来越突出。也正是如此,对于新一轮的投资启动,决策者将更为关注
有效投资和结构调整。
8 月上旬,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在谈及经济形势和下半年宏观调控时指出,要“继续发挥好投资对稳
增长的关键作用,保持合理的投资增长。要保证有限的政府投资投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徐绍史特别指出今后将扩大市场准入,破除民营企业的“弹簧门”“玻璃门”“旋转门”,引导民间投资通
过多种途径进入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公用事业等领域。
第 1 页 共 6 页
“稳增长”保卫战
中国的经济形势在 2013 年上半年经历了微妙而复杂的变化,下行压力增加是上半年经济运行的显著特
征。今年一季度,中国的出口数据光鲜,但后来被爆出数据不真实,深圳地区出现的出口“一日游”现象,
到了四五月份被“打回原形”。5 月份,出口仅增长 1%,2013 年上半年,出口对 GDP 的拉动只有0.1 个百分
点。
世界银行在今年中发布的报告中称,中国的高投资率可能无法维系,而如果投资在缺乏管理的状态下无
序撤出,则会导致中国经济迅速减速,且如果投资回报率无法达到预期,很多发展项目的还贷将受到威胁,
届时中国可能将被迫介入解决坏账问题。
7 月 30 日,最高决策层召开专门会议,讨论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按照惯例,这种最高
规格的经济形势分析会在每年的 7 月中旬和 12 月中旬召开,其中,7 月中旬的会议将确定下半年的宏观政策
基调和政策。
为了筹备此次经济形势分析会议,中央派出五个调查组,分赴各地调研。一位曾参与西北调查组的人士
透露,地方最担心的是经济增速下滑,以及背后的质量、效益、就业和财政收入等相关问题。他表示,就目
前的现实来看,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投资,都呈下降态势。“制造业投资、房地产投资、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