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引水系统下竖井开挖与支护施工措施
1、概述
引水系统下竖井包括1#引水下竖井和2#引水下竖井,是引水系统中平洞和下平洞的连接竖井。
1#下竖井位于桩号引1 0+726.027,中心点坐标为X:65732.390,Y:76059.440;2#下竖井位于桩号引2 0+643.042,中心点坐标为X:65690.821,Y:76035.440。
1.1开挖形式
引水系统下竖井上弯段圆弧半径25.0m,圆心角88.8542°,L=38.75m。井身为▽205.005~▽28.692,L=176.313m,下弯段圆弧半径25.0m,圆心角为85.4261°,L=37.255m。其中▽195.000~▽189.000,L=6.0m为渐变段。
引水系统下竖井上弯段开挖为马蹄型,上部开挖半径3.4m,下部开挖高为3.5m,底宽为5.0m。
井身开挖直径:▽205.005~▽195.000为φ6.8m(.0m)6.4m(6m)m~φ6.4m(.0m~φ6.6m)m,下部开挖高为3.3m,底宽为5.0m。
1.2支护形式
引水系统下竖井Ⅲ类围岩支护形式:随机锚杆,Φ22,L=300cm,入岩290cm。喷钢纤维混凝土CF25,厚10cm;
Ⅳ类围岩支护形式:系统锚杆,Φ22,L=300cm,入岩290cm,@=150×150cm。喷钢纤维混凝土CF25,厚10cm;
F220断层带支护形式:系统锚杆,Φ22,L=300cm,入岩290cm,@=150()×150cm42小导管,L=350cm,环向间距30cm。格栅钢架,14×14cm,钢架间距100cm,喷钢纤维混凝土CF25,厚20cm。
1.3工程量
下竖井工程量见表1
下竖井工程量表 表1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石方洞挖 m3 17128 2 锚杆Φ22,L=3m 根 3236 3 喷钢纤维混凝土CF25,厚10cm m3 1105 F220断层带厚20cm 4 Φ42小导管,L=3.5m 根 1261 5 格栅钢架,14×14cm 榀 38 2、地质条件
引水系统下竖井断裂构造较发育,且有规模较大的F220断层通过,F220断层带具体出露位置以实际开挖暴露为准。
竖井上下弯段为Ⅳ~Ⅲ类围岩;1#下竖井▽205.005~▽196.000为Ⅳ~Ⅲ类围岩,▽196.000~▽189.000为Ⅴ类围岩(F220断层带),▽189.000~▽28.692为Ⅳ~Ⅲ类围岩;2#下竖井▽205.005~▽163.000为Ⅳ~Ⅲ类围岩,▽163.000~▽153.000为Ⅴ类围岩(F220断层带),▽153.000~▽28.692为Ⅳ~Ⅲ类围岩。
3、施工方案选择
由于下竖井含上、下弯段深达252.318m,在完成下竖井开挖的同时还要完成下竖井上弯段顶部的扩挖及安装钢管所用桥机砼浇筑等施工,之后才能进行裸岩固结灌浆,然后进行钢管的安装及砼回填,不仅施工难度大,而且占用直线工期长,使下竖井开挖已成为本工程的次关键线路。由于进场交通洞移交工作面的推迟,其间还要通过F220断层,预计到2004年2月中旬才能开挖至9#施工支洞,在9#施工支洞开挖时还要利用9#支洞进行6#、3#、4#施工支洞的开挖,9#施工支洞开挖到引水下平洞后,要同时进行下平洞上、下四个面的开挖,相互间施工干扰较大,如果待下竖井下部开挖完成具备反井钻机开挖条件后再用反井钻机进行导井施工,则下竖井的工期将十分紧张,很可能演变成和厂房一样重要的关键线路;如果采取自上而下全断面正井法施工,则通风、排水及施工安全等问题突出,施工难度极大,为保证施工进度及施工安全,考虑从引水下层A3-5排水廊道分别向1#、2#下竖井各开挖一条施工支洞(断面为3×3.2m)t平板车运输,由1#公路进入8#施工支洞,经中平洞到达下竖井上部井口。
出渣:采用扒渣机装小型农用车,经引水下层排水廊道、厂房上层排水廊道,及厂顶施工支洞运至排风竖井底部,再由966F装载机装20t自卸车运至西梅园渣场。
4.2布置条件
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施工用风、水、电以及通风排烟、排水的施工布置。详见下竖井风、水、电布置图。
4.2.1施工用风
施工用风主要为扩挖时手风钻钻孔、喷射机喷混凝土等用风。最大用风量为钻孔时用风。根据施工的总耗风量计算公式: Q=αβγΣηκq
式中 Q—总耗风量
α—管网漏风系数(管网全长小于1km,α=1.1)
β—风动机械磨损使耗风量增加的系数,一般为1.1~1.15
γ—高原修正系数,500m为1.05,海拔每提高100m系数增加1%
η—同型号风动机具使用数量,取1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