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船舶的旋回性;搓涧咯洛肘田六刨凌谩似忿楚侈樱弄级钡帚篷政踏谢秦鸽梭休算氢啄绊银船舶的旋回性能-船舶操纵船舶的旋回性能-船舶操纵;一、船舶旋回的运动过程;1.第一阶段——转舵阶段
出现降速和漂角但量都很小;旋回角速度不大,但旋回角加速度最大。重心向操舵相反方向少量横移,同时因舵力位置比重心位置低而出现少量内倾。
特征:
船速下降
船舶重心反向横移
船首朝操舵一侧偏转
船舶内倾;2、第二阶段 (过渡阶段)
操舵后随着船舶横移速度的和漂角的增大,船舶的运动逐渐偏离首尾面而向外转动,进入内倾消失,外倾出现并逐渐增大的加速旋回阶段
—正移外倾。;2.第二阶段——过渡阶段
船舶的旋回角速度、横移速度和漂角均逐步增大。降速明显(斜航阻力增加);由反向横移变成向操舵一侧正向横移;船舶由内倾变为外倾逐渐增大;船舶加速旋回
特征:
船速继续下降
船舶加快向朝舵一侧偏转
船舶重心开始正向横移
船体开始外倾; 3、第三阶段 (定常旋回)
随着旋回阻尼力矩的增大,当船舶所受的舵力转船力矩N(a)、漂角水动力转船力矩N(B)和阻尼力矩N(r)相平衡时,船舶的旋回角加速度变为零,船舶的旋回角速度达到最大值并稳定于该值,船舶将进入稳定旋回阶段。
—定常旋回 。;3.第三阶段——定常旋回阶段
当漂角增加到一定值时,作用于船体所受合力矩为零,进入定常旋回运动。空船约在转首60°左右,满载约在100 ° ~ 120 °左右进入定常旋回阶段。
特征:
船舶以固定漂角?作匀速圆周运动
船舶处于相对稳定的外倾;二、旋回圈的大小及其要素 ;Admax;2) 横距(transfer)
横距是指从操舵开始到船舶的航向转过任一角度时船舶重心所移动的横向距离。通常,旋回资料中所说的横距,特指当航向转过90°时的横距,并以Tr表示之,它大约为旋回初径的一半。
3) 旋回初径(tactical diameter)
旋回初径是指从操舵开始到船舶的航向转过180°时重心所移动的横向距离,并以DT表示之。它大约为3~6倍的船长。;4) 旋回直径(final diameter)
旋回直径是指船舶作定常旋回时重心轨迹圆的直径,亦称旋回终径,并以D表示之,它大约为旋回初径的0.9~1.2倍。
5) 滞距(reach)
亦称心距。正常旋回时,船舶旋回直径的中心O总较操舵时船舶重心位置更偏于前方。滞距是该中心O的纵距,并以Re代表之,大约为1~2倍船长,它表示操舵后到船舶进入旋回的“滞后距离”,也是衡量船舶舵效的标准之一。 ; 6) 反移量(kick)
反移量亦称偏距,是指船舶重心在旋回初始阶段向操舵相反一舷横移的距离。通常,该值极小,其最大量在满载旋回时仅为船长的1%左右。但操船中应注意的是,船尾的反移量却不容忽视,其最大量约为船长的1/5~1/10,约出现在操舵后船舶的转头角达一个罗经点左右的时刻。反移量的大小与船速、舵角、操舵速度、排水状态及船型等因素有关,船速、舵角越大,反移量越大。 ;2、描述船舶旋回运动状态的运动要素; 2) 转心(pivoting point)及其位置
旋回中的船舶可视为一方面船舶以一定的速度前进,同时绕通过某一点的竖轴而旋转的运动的叠加,这一点就是转心,通常以P代表之。船舶操舵旋回时,在旋回的初始阶段,转心约在重心稍前处,以后随船舶旋回不断加快,转心随着旋回中的漂角的增大而逐渐向船首方向移动;当船舶进入定常旋回阶段即船舶旋回中的漂角保持不变时,转心P逐渐稳定于某一点,对于不同船舶,该点的位置大约在离船首柱后1/3~1/5船长处;船处于后退中,转心位置则在船尾附近。
对于不同船舶而言,旋回性能越好、旋回中漂角B越大的船舶,其旋回时的转心越靠近船首。
; 3) 旋回中的降速
船舶在旋回中,主要由于船体斜航(存在漂角)时阻力增加,以及舵阻力增加和推进效率降低等原因,将会出现降速现象。
一般船舶旋回中的降速幅度大约为旋回操舵前船舶速度的25%~50%,而旋回性能很好的超大型油船在旋回中的降速幅度最大可达到原航速的65%。
4) 旋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