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常见疾病和用药——温 里 药.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五章;概念:凡以温里祛寒,治疗里寒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温里药,又叫祛寒药。 特性:味辛性温热,辛散温通,偏走脏腑。 功效:温里散寒,温经止痛,个别能补火助阳和回阳救逆。 适应证:里寒证(脏腑寒证)。 ;功效分类:因归经不同,功效有异,故根据功效可分为: 温中散寒——脾胃受寒或脾胃虚寒证,症见脘腹冷痛、吐泻、舌淡、口不渴、苔白等。 温肺化饮——寒饮伏肺证,症见痰鸣咳喘,痰白清稀,舌淡苔白滑等。 温肝散寒——寒滞肝脉证,症见巅顶冷痛,寒疝腹痛,少腹攻痛,小腹牵引睾丸坠胀冷痛或阴囊收缩引痛。 温肾助阳——肾阳不足证,症见阳痿宫冷,腰膝冷痛,夜尿频多,滑精遗尿等。 温阳通脉——心肾阳虚证,症见心悸怔忡,畏寒肢冷,小便不利,肢体浮肿等。 回阳救逆——亡阳欲脱证,症见神疲欲寐,畏寒,quan卧,冷汗自出,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 ;应用:根据病理机转和病因兼挟作配伍。  表里俱寒——配辛温解表药  寒湿内阻——配化湿燥湿药  寒滞经脉—— 配行气活血药  气滞血瘀  脾肾阳虚——配温补脾肾药  气虚欲脱——配大补元气药 使用注意:辛热燥烈,易伤阴助火,凡实热证、虚热证(阴虚火旺)、津血亏虚者忌用;孕妇慎用。 ;附子 ;附子--肉桂 共:辛热  散寒止痛            归肾、脾经 甘热 补火助阳 可用治肾阳虚,命火衰的阳痿宫冷,腰膝冷痛, 夜尿频多;或脾肾阳虚的脉微肢厥,昏睡露睛,或脘腹冷痛,泄泻;或霍乱吐泻转筋,口噤,四肢强直等。   ;个性: 附子: 气雄,走而不守,挽救散失之元阳,为回阳救逆之要药。故用治亡阳欲脱证——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 能补全身之阳:上助心阳以通脉;中温脾阳以健运;下补肾阳以益火;外固卫阳以祛寒。 辛散温通,有毒麻醉,有较强的散寒止痛作用,每用治寒痹、湿痹而以疼痛为剧者。 用法:先煎0.5—1小时,至不麻舌为度。 ;肉桂: 气厚纯阳之品。 甘热助阳,偏于走里走下,故为治命门火衰之要药。 既能辛热散寒以止痛,又能辛行温通以温经通脉。故可用治阴寒诸痛,无论脏腑(内)经脉(外)。 用法:入汤宜后下,或Ju服,或研末冲服。 官桂:幼桂皮或粗枝桂皮。药力薄。 桂心:桂皮的内皮。长于温阳活血,常用治心腹冷痛,内托痈疽疮疡。 ; 比较: 肉桂 偏于走里走下,长于峻散寒,      助阳,补命火,温里止痛。 桂枝 偏于走表走上,长于温助心      阳,发汗解表。 ;吴茱萸 ;小茴香 ;吴茱萸--小茴香 共性: ——辛散温通 ——散寒止痛 ——入肝经(肾经) ——多用治寒滞肝脉诸证 ——寒疝腹痛、痛经。 ;个性: 吴茱萸: 中温脾胃,下暖肝肾,温暖脾肾即可助阳止泻,是肝寒诸痛之要药。 味苦性热,药性燥烈下降,故又能燥湿降逆,常用治寒湿脚气。 使用注意:本品为本章中最燥烈的一味药,易耗气动火,故不宜多用久服。 小茴香: 辛行温通,香通气,既理肝气,又行脾胃之气,故可理气和中。 含芳香挥发油,煎汤宜后下。 ;花椒 ;丁香 ;高良姜 ;荜菝 ;胡椒 ;花椒--丁香--高良姜--荜菝--胡椒 共性: ——辛热(温) ——归脾胃经 ——温中散寒(止痛) ——脾胃有寒的脘腹冷痛、呕逆等。 ;个性: 花椒: 长于燥湿杀虫止痒,无论寒???困脾的腹痛吐泻,小儿虫积腹痛,男人湿疹,妇人阴痒,均可使用。 丁香: 长于散寒降逆。为治胃寒呕逆之要药;且入肾而温肾助阳起痿,用于肾虚阳痿、宫冷。 高良姜: 长于散寒止呕,常用于脘痛、呕吐。 荜菝: 长于止牙痛,常用治龋齿疼痛。 胡椒; 长于下气去痰,常用治痰气郁滞,蒙蔽清窍之痰痫。 ;干姜: 作用特点及机理: 主入脾胃,辛热燥散,故长于温中散寒。 辛热行血,温通入心经,而通心助阳——回阳通脉。 辛热通气,致津液,入肺经——温肺化饮。 应用: 脾胃有寒,勿论虚实皆可为主药。 寒饮伏肺,咳痰清稀色白或泡沫状,气喘,常与细辛、五味子合用。 亡阳欲脱,常作附子辅药,以加强附子回阳救逆作用。 ; 比较: 干姜 温中回阳 (能走能守) 温中,温肺 生姜 解表降逆 (升中有降)

文档评论(0)

sy782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