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8年1月中国南方冰雪灾害过程中-气象学报.DOC
2008年灾过程*
施晓晖1 徐祥德1 程兴宏2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2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北京 100081)
摘 要:本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中国站点降水量资料、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GPS水汽观测站网大气可降水量资料中国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期间的水汽变化及其输送特征来自南海印度洋在合并构成经过云南关键区强西南水汽流长江流域特大雪发生关键水汽通道。研究结果亦证实GPS水汽监测网信息可为提供预报实用意义的重要分析工具及数值模式同化初始信息源。东亚冬季风是北半球冬季大气环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我国冬季气候影响最直接的一个环流系统。最近很多研究[1-4]揭示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东亚冬季风强度的减弱趋势,与此,中国连续出现暖冬,冷空气活动总体上也出现了减少趋势[5-7]。不同学者针对影响中国冬季气候的因子进行了大量研究,北极涛动[8-1],ENSO[1-14],西伯利亚高压[1、1],西太平洋遥相关型[17],东亚中纬度西风急流[18、19]等均对中国冬季气温和降水具有较大的影响。黄荣辉等[20]则认为冬季北半球定常波的活动亦在东亚冬季风的变化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2008年1月中旬~2月初期间,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中国了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河南、湖北、安徽、江苏、湖南和江西西北部、浙江北部出现大到暴雪;湖南、贵州、安徽南部和江西等地出现冻雨或冰冻天气。总的来看,此次气象灾害具有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影响重特点很多地区为50年一遇、部分地区达到百年一遇标准,属历史罕见。灾害给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广西、贵州等20个省(市、区)造成重大,特别是对交通运输、能源供应、电力传输、通讯设施、农业及人民群众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据民政部统计,受灾人口达1亿多人,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了1千多亿元。因此,对本次极端灾害天气过程进行深入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国内对暴雪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王文辉和徐祥德首先在1979年对内蒙古77.10”特大暴雪过程进行了天气学分析[21];随后,王建忠等[22]进一步讨论了湿对称不稳定在华北86.11”暴雪形成中的可能作用;宫德吉等[23]研究了低空急流与内蒙古大(暴)雪过程的关系认为低空偏南急流对于该地区的暴雪过程起着重要作用另外还有一些学者对青藏高原暴雪过程进行了诊断和数值模拟工作24-27]。近年来,也有一些研究工作是对我国南方中低纬度地区一些特大降雪个例进行了分析,例如朱爱民等[28]对江淮一次大范围降雪过程的锋生次级环流进行过深入分析;杨柳等[29]则利用非静力中尺度MM5数值模式对2003年2月江淮地区暴雪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但对于我国南方中低纬度地区而言降雪的研究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50年代开始,国内外的很多学者就开展了对于亚洲季风区内水汽输送问题的一系列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31-33],徐祥德等[3、3]的研究指出夏季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是中国东部区域内长江流域梅雨带西边界重要的水汽转运站,尤其长江流域夏季涝年水汽输送主要来自南海、印度洋地区,并经高原转向”,呈远距离水汽输送特征。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将对2008年中国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期间的水汽变化及其输送特征进行分析,重点采用中日政府间技术合作JICA(Jap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gency)渠道项目“中日合作气象灾害合作研究中心”(以下简称JICA项目)在青藏高原及其东部周边地区建立的GPS水汽观测站网获取的大气可降水量资料及中国区域的气象站点地面降水资料,探讨“上游”地区水汽变化特征,并寻找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降水的可能水汽前兆性信号。高原及周边天气系统上游强信号区建立新一代气象综合观测网,了高原及周边综合观测数据JICA项目已完成GPS水汽观测站、边界层(PBL)观测站和自动气象站(AWS)等各项工程。其中2006到2007年9月完成JICA项目24台GPS水汽观测站的建设工程,分别建于西藏、云南、四川、广西、贵州、重庆已成功业务运行
在2008年的中国南方雨雪冰冻灾害过程中,JICA项目高原及周边GPS水汽观测网进行了连续观测,并利用GAMIT软件进行实时解算,获取了1小时一次的高分辨率大气可降水量资料。– NCAR再分析资料,包括位势高度,纬向、经向风速以及比湿,其空间分辨率为2.5o×2.5o,时间分辨率为6小时一次;中国气象局提供的全国2519个气象站点的地面降水观测资料,时间分辨率也为6小时一次。考虑到四次降雪过程发生的时间(1月10日至1月16日,1月18日至1月22日,1月25日至1月29日,1月31日至2月2日),本文研究使用的资料时间长度统一为2008年1月8日08时~2008年2月2日20时(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热分布报告样本.pdf
- 2025年一建一级建造师建筑实务案例分析考点重点知识总结高分笔记.pdf VIP
- 手足口病的诊断与治疗课件.ppt VIP
- 会计法律法规答题答案.doc VIP
-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ocx VIP
- 医院消防安全除患整治攻坚行动工作总结8篇.docx VIP
- 《桃花源记》比较阅读85篇(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doc
- 2025年北京东城区高三一模高考英语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docx
- 2024潍坊护理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VIP
- 年产300吨2-乙酰呋喃分离工段的工艺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