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2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形成机理与风险分析学术研讨会2012.DOC

2012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形成机理与风险分析学术研讨会2012.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形成机理与风险分析学术研讨会2012.DOC

2012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形成机理与风险分析 学术研讨会(2012,9.14-15) (二号通知) 主办: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清华大学 四川大学 973计划“中国西部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与风险分析”项目组 协办: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泥石流滑坡专业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二O一二年七月 一、会议背景 近年来随着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的提高、区域性强烈地震的影响、工程建设扰动强度的加剧,我国自然灾害,尤其是山地灾害的发生频率与危害明显增加,对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造成较大影响。汶川地震灾区2008年9.24北川县群发性泥石流、2010年8.14、8.19群发性山洪泥石流、2010年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2011年汶川高家沟7.5特大泥石流、雅江7.12特大山洪泥石流都造成巨大损失。如何有效、科学应对特大山地灾害成为我国,尤其是西南山区当前面临的巨大挑战。 为了科学应对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减少损失,推动科学减灾,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清华大学、四川大学、973计划 “中国西部特大山洪泥石流形成机理与风险分析”项目组发起主办,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泥石流滑坡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办的“2012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形成机理与风险分析学术研讨会”将于2012年9月14-15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 二、会议研讨议题 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形成机理 特大山洪泥石流运动力学与数值模拟 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 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监测预警方法与技术 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工程防治新技术 三、会议组委会 主 席 邓 伟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副主席 王光谦 院 士 清华大学 许唯临 教 授 四川大学 崔 鹏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委 员 曹叔尤 教 授 四川大学 姚令侃 教 授 西南交通大学 刘兴年 教 授 四川大学 傅旭东 教 授 清华大学 熊东红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四、会议学术指导: 孙鸿烈 院 士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秦大河 院 士 中国气象局 陈运泰 院 士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郑 度 院 士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刘昌明 院 士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黄鼎成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马福臣 研究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胡春宏 研究员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五、会议秘书处及联系方式: 秘书长: 陈晓清 博 士 手机E-mail:xqchen@ 秘 书: 葛永刚 博 士 手机E-mail:gyg@imde. 谭荣志 女 士 手机E-mail:tanrz@ 杨克君 博 士 手机E-mail:yangkejun@163.com 张 丽 博 士 手机E-mail: zlair6@163.com 大会秘书处传真:028六、会议主题报告: 1. 刘昌明 院 士 待定 2. 王光谦 院 士 洪水灾害与洪水预警技术动态 3. 黎志恒 院 长 舟曲典型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研究与示范 4. 崔 鹏 研究员 中国西部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形成机理与风险分析 七、会议论文出版: 本次会议交流语言为中文,欢迎相关科研院所、高校及工程技术单位的科研人员踊跃投稿,进行学术交流。大会收到论文将集结成册以电子版形式发给参会代表,其中的优秀稿件将由组委会推荐给《水利学报》(EI)、《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EI)、《山地学报》、《中国防汛抗旱》正式出版。论文审稿及出版事项由各期刊编辑部按照各自程序办理。 八、会议时间及重要时间节点: 1. 2012年8月15日 论文全文提交截止 2. 2012年9月12日 会前考察人员报到及注册 3. 2012年9月13日 会前考察 大会现场报到注册 4. 20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