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蔡其生官委议员发言提纲建屋发展局修订法案-新加坡中华总商会.PDF
ERC/PR/2015
EMBARGOED TILL DELIVERY – 致辞前禁止发表
PLEASE CHECK AGAINST DELIVERY – 以现场致辞内容为准
蔡其生官委议员发言提纲
建屋发展局修订法案
2015 年4 月13 日
议长女士,首先申明,我目前担任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长。在详细研究了有关文件之
后,我支持建屋局修订法案。不过,看了二十多页的文件,让我很感慨,希望动用法
律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最后途径。
这次修订法案,主要是为了授权建屋局官员进入组屋,进行检查或安排维修工作。这
些事情真的严重到需要立法才能解决吗?记得小时候,街坊邻居互相帮忙很正常,谁
家有事情,大家都会来关心。平时去咖啡店坐坐,老板会记得哪位顾客的咖啡要少糖,
谁家的孩子上了哪间学校;到杂货店买瓶酱油,顺便和老板聊聊天。邻里之间常来常
往,守望相助,不会斤斤计较,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甘榜”精神。
建国五十年来,建屋发展局为大多数新加坡人提供了属于自己的家,而且不断提
升居住环境,通过设立邻里商店、咖啡店、理发店、诊所、活动中心等,带动居
民之间的互动,促进社区族群融合,为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虽然
“甘榜”在现代化的城市中已经消失了,但是建屋局在设计组屋和社区时,已经
用心保留了“甘榜”的社会功能。
我们可以假设时光倒退三、四十年,同住“甘榜”的两户人家一起搬进了新组屋。张
家屋顶漏水,带人到楼上陈家查看,应该不至于动用法律。但是现在,居民之间很少
来往,虽然同住一栋楼,彼此却非常陌生。姓名不知道,干哪一行不清楚,一起搭电
梯也不说话,邻里关系非常冷漠。听到有人敲门,隔着铁门交谈,防御心理极强。所
以,我们今天才要修改法令,让建屋局官员有更大的权力。邻里问题一旦动用法律,
虽然可以暂时解决问题,但感情的裂痕却无法弥补,实为下策。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需求也在逐渐改变,每一代人关心的重点都不一样,邻
里商店、公共设施的社会功能也要与时并进。不同于超级商场和大型购物中心,邻里
商店可以成为居民情感的联络站和人心的汇集点,根据居民的构成和生活习惯调整经
营模式,提供更具特色的商品和服务。因此,邻里店铺的管理不应该只以商业利益为
考量,变成投资工具和可以转售的资产。
本月初,总商会特意邀请了几个地区的商联会代表出席午餐会,大家一致认为,要想
在社区和新镇重塑“甘榜”精神,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建屋局在设计理念上要更具前
瞻性,市政理事会、公民咨询委员会、社区发展理事会、民众联络所和居民委员会要
多互相支持互相协调。商家想方设法做好生意,也要积极支持商联会,商联会领导发
挥团队精神出谋划策,想出有创意的点子和地方特色的营销概念。虽然在同一社区有
很多不同背景的机构,但大家服务的都是一个群体,都是为了照顾好社区的居民。
新加坡国土面积狭小,不得不建造高楼大厦,人口构成也越来越多元化,我们需要更
长的时间促进人们彼此间的了解、包容与信任,建立更加紧密的社会凝聚力。这种凝
聚力包括对亲人、邻居、朋友的关心和帮助,无法用金钱来衡量。所以说,遇到问题,
治标也要治本。我们不能忘记,政府组屋的社会功能,是让不同种族的人民在住宅区
里面有机会相互接触交流,和谐共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