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性贸易措施最新通报及管理模式.docVIP

技术性贸易措施最新通报及管理模式.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技术性贸易措施最新通报 (第141期) 2017.02.16广西局WTO办编制 目  录 食品农产品 目录: 1.新加坡如何控制市场上鱼禽质量安全 2.澳新食品中污染物标准概况 3.美国制定噻虫嗪在香蕉中的残留限量 4.澳大利亚放松虾进口限制措施 5.出口花生需注意欧盟黄曲霉毒素限量标准 6.意大利通报我国红曲米粉不合格 7.欧盟将出台即食食品中丙烯酰胺的限量规定 8.韩国允许果酒添加糖精钠 9.马来西亚发布辣椒等产品进口要求 10.印度修订食品标签脂肪成分规定 11.2017年进口食品添加剂需关注我国新标启用 内容: 1.新加坡如何控制市场上鱼禽质量安全 鱼类和家禽是很多消费者平时喜欢吃的食材。在我国市场上,活鱼和活鸡、活鸭等家禽尤其受到人们的喜爱。但近几年来国内媒体不断爆料称,在活鱼长途运输途中,商贩会在装鱼的水箱中违法添加孔雀石绿以提高鱼的存活率。孔雀石绿是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禁止用于水产品中的一种可致癌化学物质。家禽在运输途中的存活率要比鱼类高出很多,因此商贩们一般无需在鸡饲料中添加违禁化学品。但由于活鸡、活鸭等家禽可能感染禽流感病毒,接触活家禽无疑会大大增加消费者患禽流感的几率。这样一来,吃活鱼或活禽似乎成为不安全的消费行为。 ?   新加坡地处赤道附近,终年气候炎热,但在过去20年里从未发生过禽流感(除个别新加坡人赴海外患禽流感外),或很少因食用海产品而罹病。笔者退休后由于每年都要在新加坡生活半年左右时间,经常去新加坡菜市场(当地居民叫做“巴刹”)和超市买菜。几年下来对新加坡政府食品主管部门如何控制市场上鱼、家禽的质量安全有了实际的了解。 ?   新加坡市场上基本上看不到淡水鱼(尤其是青、草、鲢、鳙等“四大家鱼”以及河鲫鱼、黑鱼、黄鳝等中国市场上极为常见的淡水鱼类),故新加坡不存在如何保证淡水鱼存活的问题。在新加坡大型超市的鱼类货架上,堆满了碎冰块保鲜的海水鱼,它们一条条整齐码放在碎冰块中,顾客可自由挑选。在新加坡也没有发现我国市场上经常见到的河虾,所有虾均为人工养殖的海虾(也有马来西亚或印尼渔民捕捞的野生海虾,但价格十分昂贵)。为适应各个阶层的消费者,新加坡大型超市里也有高级鱼类供应如金枪鱼、加拿大鳕鱼、阿拉斯加帝王蟹和澳洲龙虾等等。这些高贵食材一般都装在放满冰块的玻璃货架上供人选取。 ?   再谈谈新加坡市场上的鸡等禽类的管理。笔者5年前第一次赴新加坡,想去当地菜市场买一只活鸡。但奇怪的是,找遍整个菜市场均未发现有活鸡踪影。经询问得知,新加坡政府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立法禁止在菜市场卖活鸡,菜市场出售的所有禽类均为在屠宰场处理好(去内脏)并消过毒的冰鸡(冰鸭很少见)。据说这是为了杜绝禽流感的传播。现在国际上公认:禽流感一般与接触到带有禽流感病毒的活家禽有关。故尽量避免与活禽接触可大大减少患禽流感的几率。据了解,亚洲国家日本和韩国现在也采用供应冰冻家禽的方法来降低人患禽流感的风险。 ?   笔者认为,新加坡食品卫生主管当局采取的上述做法对我国也是一种可供借鉴的模式。虽然我国幅员辽阔,各省之间经济发展差距较大,管理难度大,而新加坡作为一个国土面积较小的国家管理起来相对容易一些,但借鉴和学习他们好的管理经验,对减少我们消费者的恐慌心理,提高食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无疑大有帮助。 来源:中国医药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标准体系比较明晰,“STANDARD 1.4.1?污染物及天然毒素”是澳新的污染物限量通用标准,对食品中特定的金属及非金属污染物和天然毒素规定了最大限量。该标准分5部分内容,分别包括:金属污染物最大限量、非金属污染物最大限量、食品中因添加香料物质导致的天然毒素最大限量、其他天然毒素最大限量,以及鱼、鱼制品、贝类和软体动物中汞的采样方案。标准中涉及的污染物质有:砷、镉、铅、汞、锡、黄曲霉毒素、失忆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贝类毒素、神经性贝类毒素、麻痹性贝类毒素、3-氯-1,2-丙二醇、1,3-二氯-2-丙醇、麦角、甲醇、拟茎点霉属毒素、多氯联苯、伞菌酸、芦荟素、黄连素、香豆素、氢氰酸、金丝桃素、胡薄荷酮、苦木素、奎宁、黄樟素、茴蒿素、鹰爪豆碱、Thujones(α和β)、芥酸、组胺、羽扇豆生物碱、羟基马桑毒素、氯乙烯、丙烯腈。除去氯乙烯、丙烯腈这两类明确为食品包装材料的物质外,澳新污染物限量标准共规定污染物33类,涉及79项指标。 ?   澳新污染物标准中涉及的污染物种类比我国标准多,主要因加入香料而出现在食品中的伞菌酸、芦荟素等13种天然毒素;澳新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一样将丙烯腈、氯乙烯列入食品污染物,而我国将其纳入食品相关产品(包装材料、容器)安全标准中进行规定;澳新标准还制定了谷物中麦角限量、酒中甲醇限量、贝类中几种贝类毒素限量,我国则分别在粮食标准、蒸馏酒及配制酒标准、鲜(冻)水产动物标准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a1509082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