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察纲要93-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项目管理系统.DOC

勘察纲要93-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项目管理系统.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勘察纲要93-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项目管理系统.DOC

漳州开发区省道联络线六 工程地质详细勘察大纲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2013年08月·重庆 漳州开发区省道联络线六 工程地质详细勘察大纲 1、工程概况 省道联络线六现状为现为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水泥砼路,是联系漳州开发区与、龙海市、漳州市的纽带。它是漳州开发区通往厦门市的重要通道,其区域交通的重要性显得成为突出,这也给其未来交通带来了巨大压力,项目的改建拓宽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拟拓宽路线起点位于山塘村村委旁疏港公路与漳州至港尾208省道交界处,与208省道采用T型交叉的方式衔接,路线按照现有漳州至漳州港的疏港公路进行布设,途径山塘村、兴宝村、田头村、霞威村,然后下穿厦漳跨海大桥的引桥,最后与海平互通及招商大道沙坛村至昆仑山路口段相接,全长8.24km,里程桩号K0+000~K8+243.7。 该项目属改扩建工程。推荐双向六车道配套城市道路功能,断面组成为:【3.25m(人行系统)+4.0m(非机动)+5.0m(侧分带预留远期车道)+11.75m(行车道)】×2+2.0m(中央分隔带)=50m。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兼顾设置5.0m侧分带等城市道路设施,预留八车道断面标准,设计时速60 Km/h,桥涵设计荷载:公路—Ⅰ级,设计洪水频率:涵洞、路基1/100,路面结构采用:沥青砼路面,道路布设有给、排水管及电力、电讯等市政管线。 沿线共布设中、小桥4座,分别位于拟拓改道路K0+489~K0+589、K1+931~K1+971、K3+462.5~K3+507.5和K4+961.5~K5+001.5段;沿线共布设涵洞约8个,分别位于拟拓改道路K1+170、K2+640、K3+280、K3+680、K4+490、K4+760、K5+280和K7+240处。 2、勘察依据 本工程勘察主要依据下列有关规范、规程执行: (1)、建设工程勘察合同和岩土工程勘察任务委托书; (2)、行业标准《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2012); (3)、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4)、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2001)(2009年版); (7)、行业标准《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 (8)、行业标准《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9)、《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063-2007); (10)、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γ52(3)c)组成,自上而下依次为: 1、素填土①:灰色,松散状,稍湿,成分由粘性土、碎石等回填,硬杂质含量为10~30%,欠固结,近期回填。 2、粉质粘土②:灰黄色,软塑~可塑状,以粘、粉粒为主,含少量的细颗粒,干强度中等,中等韧性,无摇振反应,冲洪积形成。 3、淤泥③:深灰色,流塑状,饱和,味臭,有光泽,易污手,干强度高,高韧性,无摇振反应,含少量的腐蚀物质、贝壳,局部夹薄层细砂或中粗砂,冲海积形成。 4、中砂④:浅灰、灰黄色,饱和,呈松散状,局部呈稍密状,大于0.25mm的颗粒质量占60%,成份以石英砂为主,含有少量粘粒成份,局部相变为粉细砂、粗砂,颗粒级配不良,分选性较差,冲洪积形成。 5、粉质粘土⑤:灰黄色,可塑~硬塑状,以粘粉粒为主,含少量的细颗粒,干强度中等,中等韧性,无摇振反应,冲洪积形成。 6、卵石⑥: 杂色、以灰色为主,中密状,饱和,粒径20mm的颗粒含量约55%,呈次圆形状、椭圆形状,磨圆度良好,分选性较好,粒径在3~6cm,母岩以中风化花岗岩为主,骨架间由中粗砂及砾石所充填,冲洪积形成。 7、残积砂质粘性土⑦:灰黄色、褐黄色,可~硬塑,原岩的组织结构已全部破坏,>2mm的石英颗粒约占10%,长石风化成土状,含少量的云母碎片,干强度中等,中等韧性,无摇振反应,由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 8、全风化花岗岩⑧:灰黄色,原岩组织结构已基本破坏,长石风化成高岭土,岩芯风化呈土状,遇水易软化、崩解,岩体极破碎,岩石为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 9、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⑨:灰黄色、灰白色,组织结构已大部分破坏,风化裂隙极发育,岩芯呈砂土状,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颗粒等,岩石为较软岩,岩体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10、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⑩:灰黄色、灰白色,岩芯呈碎块状,裂隙间距为3~8cm不等,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节理、裂隙极发育,岩石为软岩,岩体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11、中风化花岗岩:灰白色,灰黄色,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裂隙较发育,沿节理面有次生矿物生成,岩芯呈短柱状,局部呈碎块状,岩体较破碎~较完整,属较硬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Ⅲ级,局部为Ⅳ级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