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首批宇航员待命升空
中国首批宇航员待命升空中国人好梦将成真
我国是火箭的故乡,遨游太空是中华先民由来已久的梦。
女娲补天与嫦娥奔月的神话、敦煌飞天的壁画、各种神怪志异小说中的遨游九霄云外、灵霄宝殿等等描述,都寄托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墨子为木鸢、公输般制竹鹊、张衡作木雕,期盼的亦是飞天。在明代(14世纪末),有一位叫“万户”的学者,用几十支火箭捆绑在椅子下面,自己坐在椅子上,手拿两个大风筝,让人把火箭点燃,欲使自己飞上天去。“万户”的试验虽然失败了,但他的试验展示了极具科学开发前景的预见:人总有一天会飞上太空。
为了纪念这位世界上“火箭载人”的飞行先驱,当年苏联的科学家把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万户火山口”。
中国古代的火箭技术,曾在世界上遥遥领先。13世纪后,随着国际间交往的发展,特别是丝绸之路的不断开辟,中国的火药、火箭技术才得以逐步传入欧洲。这对于世界科技与文明的发展,无疑产生了巨大贡献和影响。
由于长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闭关锁国的封建统治,特别是近代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奴役,致使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十分缓慢。而当美、苏开始发展火箭、导弹技术时,中国却处于不间歇的战争中,在尖端技术方面,愈益显得落后。
——50年代末,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揭开了人类航天活动的序幕。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东方号”宇宙飞机首飞太空。
——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飞船率先登月,各种宇宙探测器离开地球,遨游太阳系。
——美国航天飞机屡屡升空,“哈勃”太空望远镜已经成为美国巡天“千里眼”,未来的“太空基地”“太空工厂”在酝酿之中,开发宇宙的庞大计划开始实施……
建国以后,不甘落后的中国人开始了不懈的追赶。可以告慰国人的是,中国航天事业虽比美苏、欧洲发展得晚一些,但一些尖端技术却处于领先地位。近40年来,航天工业发展极为迅速,形成了自己的运载火箭系列,发射了不同轨道的各类卫星。据有关方面披露,北京空间技术实验中心已奠基。这进一步为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近些年来,我国通过发射各类高、中、低轨道卫星和各类航天探测器,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更臻成熟。有关权威人士称,我国在技术上已具备把飞行器送到月球上的能力,航天专家希望中国尽快发展自己的空间站和航天飞机,到本世纪末,中国人将乘坐自己设计制造的宇宙飞船前往月球。
毛泽东下令:进军太空
我国当代空间技术的发展,浸含着老一辈革命家的心血。
1958年5月17日下午,毛泽东主席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发表第二次讲话。他面对麦克风,挥动着非常有力的手势:“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在讲话中,他两次提到卫星问题,认为苏联的卫星上天是件好事,并代表党中央发出了进军空间技术的动员令。
1960年5月28日晚7时半,毛主席在一些领导同志的陪同下来到上海新技术展览会。他仔细参观了T—7M探空火箭,得知火箭飞行高度为8公里时,毛主席高兴地说:“8公里那也了不起呀!”他又说:“应该是8公里,20公里,200公里搞上去。”这铿锵有力的话语,激励大家把探空火箭搞上去。
自1960年我国首次成功地发射T—7实用探空气象火箭至今,先后共研制和发射成功了18种200多枚实用探空火箭,卓有成效地进行了气象探测、生物实验、大气取样、特种试验和高空科技研究等探空活动。气象探测是中国开展最早并取得众多成果的探空活动,共研制发射了T—7、T—7A、HP—2、HP—6、ZN—1等5种气象火箭,利用这些火箭先后探测了安徽广德、甘肃酒泉、新疆库尔勒、云南昆明、海南海口等地区上空的中层大气资料,为中国进行高空物理学研究、气象条件保障、标准大气制定等工作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
此后,我国的探空火箭逐步成熟、运载火箭、空间环境的探测等关键技术也有突破。
运载火箭的发展,为人造卫星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中国的空间事业怎么发展?卫星怎么搞?当时的总书记邓小平分析了国内的形势,提出要调整空间技术研究任务,确定了以探空火箭练兵,重点开展卫星的新技术研究,为今后发展各类卫星打好基础。
60年代中期,我国的原子弹、氢弹和各类导弹的试验频频成功。1965年5月,党中央批准了《关于研制发射人造卫星的方案报告》,1968年初,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成立,钱学森首任院长。从此,中国的卫星研制工作全面展开。
1970年4月24日,我国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由毛主席亲自批准,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太空时代。
我国空间技术发展近30年来,卫星已从试验阶段转向应用阶段。发射了各类高、中、低轨道的技术试验卫星、返回式卫星、广播通信卫星、气象卫星40多颗,在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经济发展的“倍增器”。现在,中国航天技术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主要包括:卫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平度市2018蓼兰镇西何家店村、滑溪头连片打造美丽乡村示.doc VIP
- 医院设备科干事面试题及参考答案结构化面试题.docx VIP
- 2025庆元旦迎新年晚会PPT模板.pptx VIP
- 平度2018年蓼兰镇西何家店村滑溪头连片打造美丽乡村示.doc VIP
- 捷顺智能道闸安装调试说明书a 1.pdf VIP
- 高中数学基本不等式练习题(含答案).doc VIP
- 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pdf VIP
- 房地产市场年报-2020年天津市房地产市场年报.pdf VIP
- 小学一至六年级英语单词汇总.pdf VIP
- 部编版初中语文修改病句专项练习50题 特别版(含答案解析)【可编辑】.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