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就像一壶菠菜汤.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动画就像一壶菠菜汤

动画就像一锅菠菜汤 ——谈中国动画教育现状 薛燕平 从2001年全国30多所动画院校,到2002年的71所,再到2004年的今天,全国竟然已经有了171所动画院校!动画院校象春天雨后的啮齿类动物一样近乎疯狂地繁殖着!(据说连林业大学都开设了动画课程)! 师资严重不足。 很多学校的动画专业在仅有一两名教师的情况下就敢招生办学。我就曾经听一位来我们学校进修的年轻女教师谈起她们学校动画专业的“惨状”——作为该专业唯一一名专业教师她不得不来这里学习,因为她对动画一无所知(她的原专业是绘画)。而她学校里那几十个动画专业的新生只好在教研室主任(一个对动画更是一无所知的老师)看管下,独守闺房,苦苦等待她这位大救星早日归来!这并不是什么天方夜谭,而是活生生的事实!很多综合性大学纷纷开设动画专业,但是对最基本的艺术教学工作知之甚少——把雕塑课和表演课安排在阶梯教室上的情况屡见不鲜。 教育指导方针极其狭隘,一味追求电脑动画教学。 每次走进国内的动画学院总有一种陌生的感觉——总觉得自己走进的不是动画学院而是计算机工程学院。老师们站在SGI工作站前挥舞着激光教鞭,教鞭放射出的、影影绰绰的红点与投射到墙上纵横交错的3D建模图形交相辉映。各种奇怪的几何图形投射在老师脸上,时红时蓝。学生们坐在DELL电脑前,手指近乎经挛地疯狂点击鼠标。教室里键盘、鼠标匹啪作响之声与电脑散热扇的轰鸣声此起彼伏。师生共同与电脑“英勇搏斗”的场景构成了一副“可歌可泣”的、“后现代艺术篇章”。可是伴随着电脑关闭时硬盘那一声病人垂死挣扎般的刺耳之声,这世界仿佛变了模样:一切都是那么灰暗与冰冷,仿佛与“艺术”二字毫无关系。 再也看不见学生围在摄影机边挥汗如雨地摆弄灯与镜头;再也看不见以录像带、胶片形式上交的作业(堆在我面前的永远是一张张光盘与一个个电脑文件);再也看不见学生满脸满身泥巴,脏脏的从一堆小泥偶拍摄场景中小心翼翼跳出来,兴奋地与我打招呼的情景...... 急功近利的现状决定了我们培养的只能是高级技工。一群毫无艺术修养与感觉、手比脑子快的操机员。而与外国人拼高科技似乎又是一件很不明智的事情,因为人家永远不可能把最新的技术完全给你。所以我们只能跟在他们后边嚼人家吃剩的馍。当你刚刚把MAYA的英文菜单背熟,新一代软件又上市了。由此看来,即使我们培养的学生都百分之二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他们依旧无法成为一流动画师。这是先天不足的问题,是国情导致的硬伤,我们无法避免。这就象英国人再努力学习,他的中文水平也达到不了侯宝林的境界一样显而易见。但是我们的动画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似乎对这地球人都知道的现实熟视无睹,哎,可悲。 如今国内似乎只有电脑动画才叫动画,无论是市面上卖的教材还是各种媒体、论坛都只能看见两个字——“CG”。我不知道这是对“CG”的赞扬还是对“CG”的侮辱。言必“CG”,行必“电脑”,似乎离开电脑我们就不能也不会做动画。我看以后大家见面就别问“你吃了吗?”直接改问“你CG了吗?” 我丝毫没有贬低电脑动画的意思,只是觉得这种盲目追寻电脑动画的风气很不正常。这从电脑动画制作书籍占据国内动画理论书籍市场99%的份额中不难看出。大家都在急功近利地告诉学生怎么做动画片。但是怎么才能做的更好?大师都做过什么动画片?怎么才能提高自己的修养而不只是技能?没人告诉你,也没有出版社愿意去踏踏实实搞学问。 艺术教学与创作其实拼到最后不是拼技巧,而是拼修养与素质。《天龙八部》里那个偷学少林寺72绝技的鸠摩智之所以走火入魔,前功尽弃,就是因为他只偷学少林寺武功而忽略了那个负责藏经阁日常卫生的老和尚给他留下的佛经。电脑技术就象少林寺72绝技,是一种外在的形式,而动画制作者的个人修养正是那高深莫测的佛经。越是高明的外在武功就越需要深厚内功作为基础予以化解。如果我们一味沉迷于外在武功招式而忽略内功的修炼,最终结果就会和鸠摩智一样死无葬身之地。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不懂这些,他们需要有人引导。而教技术与教艺术的老师恰恰有这样一个有趣而无奈的现象:什么是优秀艺术的观念?没有统一标准。你说你的最棒,他说他的最高(于是美术院校只好把老师们拉到一起考英语,谁英语过了谁可以当教授)。但是电脑动画技术却是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当艺术观念上评判不出谁优谁劣时,学生看见的就是谁先做出东西谁就是“优秀”的代名词?于是乎懂电脑技术的老师因为有了自己所谓的“作品”就成了学生争相效仿的榜样(毕竟电脑动画上手比较容易,但真正学好很难)。而那些苦口婆心劝告他们不要急于求成,慢慢修炼内功的教艺术的老师(比如说动画史、电影史、美术史老师)就成为了“落伍与无能”的代名词。久而久之,教师队伍中就出现了“艺术与技术谁领导谁?”或者说是“谁更NB”的所谓“学术之争”(毕竟既懂艺术又懂技术的人才少之又少)。抛开这种无聊争论不谈,吃亏的只有学生。 就这个问题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