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产品集群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1.1 汽车产业集群生态创新文献追踪
汽车产业的集群发展已经成为各国汽车行业发展的趋势。Oscar F.Contreras,Jorge Carrillo(2011)通过对墨西哥汽车集群全球价值链方面的研究发现知识密集的小本地汽车公司出现了新的趋势,提供更高的价值服务,并在供应链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1]E.Bhaskaran(2013)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已经采用了集群发展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研发技术效率,更加有利于企业的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2]William,Tobias(2013)通过对中国三个不同地区的汽车产业集群研究其创新水平,并运用钻石模型解释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汽车的产业集群应该采取相适应的方法来激励创新,提高生产技术水平。[3]
有学者从产业集群层级网络理论方面研究,Kim等(2009)[4]系统地构建了产业集群创新合作网络知识扩散过程模型,研究了知识扩散绩效与网络结构的关系; Wang(2013)[5]利用智能体仿真方法构建了集群创新合作网络的知识转移扩散过程模型,分析了个体动机对知识转移扩散绩效的影响。李宇,王俊倩(2015)发现组织间学习和网络能力在产业集群有效技术溢出的正向利用过程中各自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克服技术模仿等造成创新集群动力缺失的关键在于形成核心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协同创新态势,因而提倡基于集群企业的组织间关系构建了集群网络的持续创新模型。[6]陈伟,周文(2014)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创新合作网络的整体知识水平呈现先递增后递减的演化规律,并指出知识扩散约束条件是知识创新与扩散过程的关键。[7]他们(2015)通过对东北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研究发现内生性风险的破坏性大于外生性风险;在网络风险的冲击下,集聚结构和中介性通过网络的自组织行为分别从破坏速度和破坏烈度两方面对网络结构和功能的抗风险能力产生显著影响。[8]
针对汽车产业集群的影响因素和协调机制国内外有不少学者深入研究。李琳,熊雪梅(2012)通过对我国六大汽车产业的研究,发现:地理邻近对集群演化初期和成长期创新的影响显著为正,成长期的影响效应大于初期,同一演化阶段的不同集群地理邻近影响效应存在显著差异。[9]谢荣见等(2012)发现汽车产业集群创新环境下隐性知识扩散效果因素、集群创新体制因素、集群创新主体因素等影响因素隐性知识扩散效果因素(知识员工数量、创新项目数量、创新团队数量、隐性知识扩散通道)、集群创新体制因素(政策保障措施、激励机制、评价机制与集群文化氛围)、集群创新主体因素(创新主体间信任程度、创新主体间协作程度、创新主体间沟通技巧、创新主体的知识期望)等影响因素对促进集群创新环境下隐性知识的扩散至关重要。[10]孟庆阔,(2014)通过对吉林、上海、湖北、重庆等四个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分析了龙头企业在汽车产业集群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企业合作、协同技术创新以及建立集群声誉四大作用。[11]刘秋生,王秀之(2013)构建汽车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分为三个一级指标: 自主创新投入能力、自主创新产出能力和自主创新环境支撑能力。自主创新投入能力通过集群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人均研发费用、研发人员投入强度、研发人员素质来衡量。自主创新产出能力通过集群的每万人拥有专利数量、新产品上市数量、新产品的优势、自主创新产品市场占有率和销售利润率来衡量。自主创新环境支撑能力通过集群的政府支持力度、知识产权制度的健全程度、市场需求、产学研结合情况、集群区位优势和企业间竞合作用来体现。[12]
1.2 区域汽车工业发展文献追踪
目前,已经有不少学者针对中国不同区域对其汽车产业的集群创新进行研究,赵朝,张冀男(2014)指出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关键在于培育产业集群网络,并充分重视知识学习在提升产业竞争力方面的作用。[13]余呈先,杨国才(2015)研究表明:信息、技术和知识交流伙伴企业数量对创新活动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创新绩效和网络成倒U型非线性关系;长期合作建立的伙伴信任,有利于创新活动涌现;企业家所受到的教育显著正向作用于企业创新活动;企业存续时间对企业创新活动有显著负向作用。[14]彭建刚(2011)文章在分析合芜蚌试验区汽车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基础上,建立基于主配研协作机制的合芜蚌汽车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模型,结合实证分析,验证了模型的积极作用。[15]
对于区域汽车的创新发展战略,不同学者结合区域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张汉香(2015)针对促进十堰商用车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提出建议:面向产业需求,立足目标导向,促进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完善支撑体系建设,搭建好集群内企业协同创新平台;推进创业投资体系建设,加快创业投资发展步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16]许祥鹏(2014)长株潭汽车产业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