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亲交配对小菜蛾产卵量孵化率的影响刘芸阮传清林抗美刘波.DOC

近亲交配对小菜蛾产卵量孵化率的影响刘芸阮传清林抗美刘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近亲交配对小菜蛾产卵量孵化率的影响刘芸阮传清林抗美刘波

近亲交配对小菜蛾产卵量、孵化率的影响  刘芸,阮传清,林抗美,刘波*,朱育菁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350003) 摘要:本文观察了25±1℃条件下小菜蛾杂交品系与近亲交配品系的产卵规律及卵的孵化率。结果表明,两种饲养方式的小菜蛾在产卵总量、产卵前期、产卵期、雌成虫寿命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分别为83.1-239.3粒/雌、1.6-3.2天、6.8-11.1天、10.7-15.4天。但近亲交配的小菜蛾到一定代数后出现卵的孵化率下降、雌成虫不产卵的个体,即不育个体增多的现象。在本文观察中,近亲交配的小菜蛾连续培养到第3代时,卵的孵化率为71.1%,显著低于杂交系的93.9%;第4代自交系的孵化率为60.1%,亦显著低于第4代杂交系的96.1%。第3、4代近亲交配品系的小菜蛾雌成虫不育率分别为9.0%、17.9%。 关键词:小菜蛾,产卵,孵化率,近亲交配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u L.属鳞翅目,菜蛾科Plutellidae,具有世代周期短、繁殖系数大、迁飞能力强、抗药性发展快以及抗逆能力强等特点,是最难防治的世界性十字花科蔬菜害虫之一。在探索小菜蛾防治方法的过程中,该虫成为重要的研究材料,被用于害虫抗药性、性引诱剂、信息素、昆虫生理学、病理学、毒理学、增殖潜能、致病机制等多方面的研究[1]。此外,随着苏云金芽孢杆菌(Bt)生物农药的工业化生产及推广应用,小菜蛾还被作为国际标准昆虫,用于测定和标识Bt生物农药的毒力效价。所有这些研究和应用都要求提供合适的小菜蛾作昆虫材料,因此小菜蛾的室内大量繁殖成为目前科研单位和企业十分关注的问题,已先后发展了萝卜幼苗法、莲花白繁殖法、人工饲料法以及半合成人工饲料法等小菜蛾繁殖方法[2]。但在用这些方法繁殖小菜蛾时,仍存在小菜蛾室内种群退化的问题,即小菜蛾在连续人工饲养几代后,其种群数量上升速度变慢,虫个体变小,抗逆性降低。 小菜蛾室内种群一般都是由有限的虫源在有限的空间里,经人工饲养发展起来的,个体间近亲交配的机会较多。因此,为探索小菜蛾室内种群的退化原因,笔者观察了严格的连代近亲交配方法对小菜蛾产卵量、孵化率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小菜蛾采自来源于福州西园蔬菜基地的室内种群。用于饲养小菜蛾的甘兰菜为网室无虫条件下栽培的苗。小菜蛾的近亲交配与观察:从小菜蛾室内种群中收集蛹,单只于试管内培育,共收集200管,即200粒蛹。待蛹羽化后,选择刚羽化的雌雄成虫一一配对,共配30对,其子代记为F0代,每对成虫标记后,分别放入产卵器(用透明塑胶片制成直径9cm,高10cm的圆筒,上下开口用直径9cm的塑料皿套住,上面的塑料皿带纱孔),喂以10%蜜水,置于25℃人工气候箱内产卵。观察各对小菜蛾的产卵量,并将卵依不同配对的小菜蛾收集于塑料皿内(直径9cm,上盖带纱孔,皿内铺一层1%琼脂胶于菜叶下),喂以经镜检无虫卵的甘兰菜叶,并记录孵化率。F0代小菜蛾发育成成虫后,任选来自同一亲本的雌雄成虫配对,每一亲本配1至2对,共30对,其子代记为自交系F1代;每个亲本的F0代小菜蛾,选1只雌成虫与其它任一一对的雄成虫配对,共30对,其子代记为杂交系F1代。自交系F1代和杂交系F1代卵的收集与幼虫培养方法同F0代。比较自交系F1代与杂交系F1代的产卵量及卵的孵化。用与F1代自交系和杂交系相同的方法,培养和观察F2、F3、F4代自交系与杂交系的产卵量及孵化率[3,4]。以上小菜蛾产卵与幼虫培养均在25±1℃人工气候箱内进行。 结果与分析 2.1 近亲交配对产卵量的影响 所观察的各代小菜蛾自交系及杂交系,其雌成虫羽化后的每天产卵量如图1所示。各代小菜蛾的产卵高峰期均集中在羽化后的第2天至第8天,每天的产卵量最高时可达到47粒/雌?天。 对小菜蛾产卵总量、产卵前期、雌成虫寿命、雌成虫不育率等数据的分析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同代杂交系自交系的产卵量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为83.1-239.3粒/雌。同一代数的两个品系,产卵前期、产卵期及雌成虫寿命亦无显著差异,分别为1.6-3.2天、6.8-11.1天、10.7-15.4天。但随着继代繁殖代数的增多,自交系小菜蛾出现雌成虫从羽化到死亡都不产卵的现象,即雌虫的不育率升高。自交系第1、2代的不育率为0,到第3代出现9.0%的不育雌虫, 到第4代不育率雌成虫个体占17.9%。而在杂交系小菜蛾产卵观察中未发现有不育的雌成虫。 表1 各代小菜蛾杂交系与自交系产卵观察 小菜蛾代数平均产卵量(粒/雌) ±SE平均产卵前期(天)±SE平均产卵期(天)±SE平均寿命(天)±SE不育率(%)F0 190.6±29.2ab 1.9±0.2ab 8.1±0.6ab 13.9±0.7ab0杂交系 212.0±20.5abc 2.3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