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补偿Week16.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态补偿Week16

生態補償制度 生態補償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生態補償 藉由復育(Restoration)、改善(Enhancement)、創造(Creation)或保育(Preservation)以取代因工程開發而造成生態系(或棲地)面積大小與生態功能上產生的損失 補償的簡單觀念,即是面臨不得不破壞時的情況時,應透過復育、改善、創造或保育棲地等方式,以恢復原有的生態功能與價值 生態補償分類 依生態功能分類 同質補償(In-kind) 異質補償(Out-of-kind) 依補償地點分類 現地補償(On-site) 異地補償(Off-site) 補償程序三原則 美國環保署與陸軍部在1990年的協議備忘錄中,提出補償程序三原則 無淨損失原則 (Principle of No-net-loss) 1988年於國家濕地政策論壇中建議美國濕地的最終目標 短期:在濕地之質與量方面達到無淨損失 長期:濕地之質與量方面的淨增益(Net-Gain) 無淨損失:由於工程介入造成生態系(或棲地)面積和功能損失實施補償,使得整體生態品質能維持在相同或更高之水準 荷蘭生態補償制度探討 荷蘭國家生態網路計畫 主要自然保護區是維持生物族群繁衍所需最低限度的棲息面積,可在其旁配置自然復育區,或是在兩個主要自然保護區間創造自然復育區來連結兩區,以擴大生物棲息面積 如兩個主要自然保護區之間距離遙遠,則配以生態走廊來連結 荷蘭之生態補償計畫 指導團體 美國生態補償制度 美國補償制度發展沿革 國家濕地補償行動計畫 與濕地補償相關之六大政府單位進行 為期四年(2002-2005)之總檢討 美國生態補償型式 許可持有人負責的補償 (Permitted-Responsible Mitigation) 個案補償(Project-Specific Mitigation) 單一使用者補償銀行(Single-User Banking) 第三團體補償 (Third-Party Mitigation) 商業補償銀行(Commercial Mitigation Bank) 補償替代費(In-Lieu-Fee) 許可持有人負責之補償型式 個案補償 個案補償即針對單一計畫造成的衝擊進行補償 個案補償常採用的「現地」、「同質」的補償方式,造成為人所詬病的「郵票式補償」 單一使用者補償銀行 由銀行發起者尋找適當補償地點,於衝擊發生前,預先進行補償,以供後續開發單位需實施生態補償時之用 第三團體補償型式 商業補償銀行 當許可持有人購買補償存款時,補償銀行之補償責任即從許可持有人轉換為商業補償銀行 商業補償銀行又可依據補償存款持有單位分為公有商業補償銀行與私有商業補償銀行 補償替代費 由需實施補償之開發單位,繳交一筆資金(即補償替代費)給某一政府資源管理單位或民間保育團體,待蒐集一定數量資金後,負責進行補償 補償銀行建構流程 美國濕地補償銀行是由銀行發起者所建構 在補償銀行補償之前,國家和州的政府管理單位將成立補償銀行審核小組(MBRT)來批准補償銀行的建立事宜 補償銀行審核小組 補償銀行審核小組將與銀行發起者共同發展補償計畫,以確保補償銀行的建立與運作 補償銀行優點 在生態面,能提供較大的生物多樣性 在管理面,行政管理單位較易管理 在執行面,減少許可過程時間並簡化流程 在經濟面,增加經濟規模 在績效面,可降低補償最低門檻 在整合面,可與集水區管理經營整合 補償銀行發展趨勢 美國與荷蘭補償制度綜合比較 美國與荷蘭補償制度綜合比較(Cont’d) 台灣道路建設導入 生態補償制度探討 台灣未來公路計畫 台灣未來規劃之公路網,除了興建中的北宜高速公路與中二高南投段外,尚有蘇花高,以及尚在規劃階段的花東高速公路、國道中橫公路、國道南橫公路等 台灣導入生態補償制度必要性 道路建設造成棲地零碎化現象嚴重 未來國道建設均將穿越生態敏感地區 生態補償制度可緩解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育之衝突 台灣道路建設實施 生態補償制度流程 道路實施補償制度流程 交通部於研議新建或擴建道路工程可行性評估階段,即召集相關參與單位與團體諮詢其專業意見,以供交通部參考,並舉辦公聽會聽取基層民意,以提出補償計畫 道路生命週期中相關參與團體 未來配合生態補償制度及新修訂之環評機制,應盡量包含可徵詢的外部團體與內部團體 外部團體與內部團體 台灣補償制度之導入 相關法規研修建議 相關法規研修─政策環評 道路建設宜在可行性評估與規劃階段即早納入生態面向之考量,故於政府擬定路網政策之初即應導入補償程序原則 故本研究建議於政府政策環境影響評估作業辦法中,將第六條第一項第六款增列下列條文:「道路建設對生態環境造成之衝擊應依循補償程序原則提出迴避、減輕與補償之因應對策」 相關法規研修─國土計畫法 根據國土計畫法,國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