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的希望:身心整合的疗愈力量.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疾病的希望:身心整合的疗愈力量

疾病的希望:身心整合的療癒力量 The healing power of illness : the meaning of symptoms and how to interpret them 作者:托瓦爾特德特雷福仁 Thorwald Dethlefsen、呂迪格達爾可 Rudiger Dahlke ? 我們身體的健康狀態與人際、親密關係的品質有直接的關係;孤立或沒有良好親密關係的人似乎比較容易生病。生命能量的流動只要受到限制,就會產生疾病,所以當人的整體狀態都平衡和諧時,自然能過得健康、活得快樂。這樣的觀念早已深植於中國傳統醫學。 ??如果我們的健康快樂,跟建立並維持人際關係有關,那麼為何人人都覺得這是一大挑戰?根本的問題,常常在於人的封閉與防衛傾向,通常也是會生病的原因。深入探討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能找出疾病與健康的關連。 ??生病是人體發出警訊的自救本能,告訴你別再忽視自己真正的問題,醫生告知的,是旣成事實的症狀,但如果不去探究深藏在身、心、靈內在的問題,「歷史總是不斷輪迴的」,這次沒問題,下次又犯了,一次比一次糟糕。 ??疾病是指明病人在意識層面失去了秩序或合諧,因為缺乏意識的某部分而有了症狀。疾病只有一個目標,就是使我們變得完整。人們在親密關係裡可以更健康、更快樂、更完滿,但這需要努力、決心與技巧。我們需要深入自我覺察,才能瞭解自己為何要防衛;有什麼方法能開放自己,讓自我成長,讓生命的能量自由流動。 ??一旦我們的能量能和諧自由流動,就會覺得快樂、健康與完滿;相反地,若是我們的能量固執、阻塞,就會失去動力、變得鬱鬱寡歡,而這些「固執、阻塞」就會以疾病呈顯出來。但只要讓固執的能量再度流通,症狀自然就會減輕,甚至消失。 ??「症狀」要述說的,獨獨適用於我自己,也是唯一能從內在實質了解我的「朋友」。可是,「症狀」會誠實到使我們難以承受 (即使是最好的朋友也不敢當面說出我的真相),偏偏我們的症狀向來如此坦率,難怪我們會忽視症狀的語言。畢竟,說謊總是容易多了。我們不斷勉強忍受症狀,並與之溝通,症狀會成為正直的老師,指引我們走向真正的療癒。 ??我們應學習這種症狀的雙重語言,傾聽其中隱密的意義。用更正面、積極的角度來聽疾病說話,追求全方位身、心、靈的健康!症狀會告訴我們目前缺乏什麼,使我們察覺需要刻意關切什麼。透過傾聽和內在覺醒的過程,使我們有機會不再需要症狀。 ??身體和器官出現的症狀,可能代表心理層面上的意義。 ??磨牙是象徵沒有發作的攻擊性,白天對人生氣而不能表達時,就會在夜晚磨牙。 ??緊張性頭痛很常見於工作壓力過大的人,或與升遷有關、使人過度努力的緊急情況,在這個症狀的背後,常常發現驕傲的完美主義者,企圖嚴格執行自己的意志。當然,這並非所謂的「標準診斷」,也不是否定正統醫學的功用,而是希望能以更寬廣的視角,使每個人為自己的身心狀況,找出屬於個人的疾病隱喻或重要意義。在眾人視吃藥打針為家常便飯的今日,現代人需要的是從機械生活中跳出來尋找意義、認識自我。在接受現代醫學治療的同時,也花一些心力去探索心靈世界,兩者並不相違背,而後者卻能開啟令人難以想像的廣角視野,何樂而不為?! ??胃潰瘍是胃消化胃壁本身的結果,就是『把自己消化掉』,活剝自己的皮。 ??過敏是體內免疫系統對自己的細胞產生強大的抗拒,和攻擊性的表現。罹患過敏的人會有攻擊性的問題,可是他們自己並不知道,大多也不會表現出來。一個富攻擊性的人,可能把自己的攻擊性壓抑到看起來像個非常溫和的人。 ??癌症,人不願意為癌細胞放棄生命,可是癌細胞也不願意放棄自己的生命,兩者都希望犧牲對方來維持生命。 只有能給予愛的人,才是能接受愛的人。可是糖尿病人付出的愛卻像尿中未吸收的糖。未準備好付出愛的人,就會有糖份以糖尿的方式流出。糖尿病人愛甜食,卻不能吃甜食,於是更加渴望,卻因為沒學會愛自己,而無法得到愛,錯過愛。因為無法吸收而把糖排出,這種結果並不令人感到意外。 ??心理的問題無法在意識處理時,就會對應的器官上呈現出來。在偉大的成就背後,總是有不安全和自卑的感受。真正認識自己的人就不再需要藉助於成就任何事來告示他人。然而,在世界史上,所有偉大的成就,都是被內在的自卑感鞭策,要取得外表偉大的結果。儘管除了他們自己以外,並沒有人要求或期望他們證明什麼,他們還是決定向世人、向自己證明些什麼,可是,問題是什麼呢?這種過度求取成就的人,可以藉最早的機會問自己為什麼要做這些事,免得最後的失望會造成打擊。 許多慢性病患者,就是累積多年來對自己過多的鞭策、對他人過多的犧牲、容忍,卻免不了最後的失望,而在不自覺下降低免疫系統的功能而致病,若不肯放棄《先天下之憂而憂、舍我其誰》的使命感,這些慢性病會有致命性,反之,即使是最恐怖的癌症也可以痊癒。 ??過度求取成就的人要被認可、要被愛,這種追求終將幻滅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