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土地结构分析-地理科学进展.PDF

黄河三角洲土地结构分析-地理科学进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黄河三角洲土地结构分析-地理科学进展

第 52 卷第 1 期 地 理 学 报 V o l. 52, N o. 1 1997 年 1 月 A CTA GEO GRA PH ICA S IN ICA JAN . , 1997 黄河三角洲土地结构分析 许学工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 北京 10087 1) (   提 要 本文在土地类型划分和土地评价的基础上, 对黄河三角洲的土地结构 包括土地 ) 类型结构、土地资源结构、土地空间结构、土地演替结构、土地利用现状结构 进行了分析, 由 此提出了大农业发展方向, 土地利用格局以及促进土地顺向演替等方面的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土地结构 大农业 土地结构是土地各构成成分及构成部分的组合搭配关系, 这种关系体现在类别、质量、 数量等方面, 并且具有时空和层次的特点。因此, 研究土地结构, 可以从土地类型结构、土 地资源 (质量等级及适宜性) 结构、土地空间结构、土地演替结构、土地利用现状结构等 方面展开, 从而搞清区域土地资源的特点及其分布演替规律, 为土地的合理规划和持续利 用、大农业方向及区域发展战略的确定提供依据[ 1—4 ] 。本文即着眼于以上方面, 在土地类型 划分和土地评价的基础上, 对黄河三角洲的土地结构进行分析研究。 作为自然地理概念的黄河三角洲, 一般指以宁海为顶点, 西北起套尔河口, 东南到淄 脉沟口的近代三角洲, 并包括以渔洼为顶点的现代三角洲。为了使本项研究与区域开发相 结合, 便于今后的规划管理, 本文采用国务院确认的 “黄河三角洲区”的范围, 该区包括 山东省东营市全部五个县区和滨州地区的沾化县和无棣县, 以近代、现代黄河三角洲为主 体, 还包括部分古代黄河三角洲的洲间洼地, 小部分黄河冲积平原和山前冲洪积平原。 1 土地类型结构 本区土地类型可以分为岗阶地( ) 、河滩地( ) 、河成高地( ) 、平地( ) 、低洼地( ) 、 A H G P W ( ) [ 5 ] 滩涂地 T 6 类和 38 型 。现将区内土地分类及其面积统计列入表 1, 反映了黄河三角洲的 土地类型结构, 概括其特点如下: ( 1) 近代、现代黄河三角洲共有土地 5 类 22 型。其中河成高地 (G) 占全三角洲土地 的 1514% , 河滩地 (H ) 占746% , 二者共 占全三角洲土地约 22 60% , 无论在面积和全 区土地格局的控制作用上都占重要地位; 平地类 (P ) 面积占4030% , 是黄河三角洲的主 要土类; 低洼地 ( ) 零星分布于河成高地之间, 镶嵌于平地上, 占14 88% ; 处于外围的 W 滩涂地 (T ) 占全三角洲土地的22% 以上。从种类和数量的对比关系中反映出黄河三角洲土 地类型的独特性, 体现了黄河的造陆过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