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小儿支原体肺炎60例临床治疗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儿支原体肺炎60例临床治疗研究

小儿支原体肺炎60例临床治疗研究【摘要】 目的:通过对我院6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研究,探究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情况。研究方法:对60例我院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研究结果:①患者血常规示WBC大多正常或稍增高; ②使用常用抗生素(青、链霉素,磺胺药等)无效; ③抗人球蛋白(Coombs)试验阳性; ④血沉(红细胞沉降率)大部分增快;⑤患者持续剧烈咳嗽; ⑥对患者行X线检查体征更为显著,这些能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抗支原体药物及综合治疗对此类患者疗效显著。研究结论:在临床上,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可累及多个系统,因此临床医生需予以重视,以防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漏诊、误诊。 【关键词】 小儿肺炎;支原体;临床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3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187-01 一组来自中国流行病监控组织的数据表明:小儿支原体肺炎我国的发病人数大约400万人/年, 小儿支原体肺炎占小儿肺炎的比例高于20%,严重威胁着小儿的健康。复杂的临床表现和长短不一的病程是小儿支原体肺炎临的主要特点,因此,如果没有科学、合理地进行诊断,很容易发生误诊或漏诊。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基本病因是由于肺炎支原体感染而引起的,其传播途径非常广泛,如:通过口、鼻分泌物由空气进行传播。药物疗法是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主要治疗方法,同时使可使用呼吸机进行辅助吸入治疗,大多数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较为理想,临床治愈率高达95%以上。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这些病例都符合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断标准,这60例患儿中,男25例,女性35例, 平均年龄8个月-12岁,平均年龄为(5. 6±1. 8)岁;其中1岁以下的患儿7例, 2-3岁的患儿34例, 4-7岁的患儿28例, 8-13岁的患儿11例。在这6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中,并发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10例, 并发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12例, 并发小儿支气管哮喘6例。 2 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及诊断 2.1 临床表现病程早期肺部体征不明显,以剧烈干咳为主,其中部分患儿会出现喘息和胸痛,多伴有中高热,发热、咳嗽是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小部分患儿伴有局限性水泡音,胸X片结果与肺部体征及临床表现不一致,这有助于同细菌性肺炎鉴别诊断。 2.2 检查及诊断: 2.2.1 实验室检查对所选的60例患儿做咽拭子培养肺炎支原体、心电图、心肌酶谱、尿常规、便常规、血肺炎支原体检测、血常规等检查。咽拭子作肺炎支原体24~48h均为阳性(100%)。 血常规示:白细胞增高(大于10.0×10?9/L)45例(75.0%),WBC正常10例(16.7%),WBC减少3例(5.0%),血小板减少2例(3.3%)。大便常规异常3例,为大便潜血阳性(5.0%)。尿常规有异常4例(6.7%),其中蛋白尿(±~+)3例(5.0%),潜血阳性1例(1.6%)。心肌酶谱增高22例(33.5%)。心电图有ST-T段改变10例(16.7%)。 2.2.2X线胸片检查大部分患儿胸片呈现肺门阴影增大、增浓、增多、模糊,并伴有肺纹理增粗、增多、模糊,透亮度下降。胸片显示肺部节段性或叶性实变型11例(17.2%),以节段或大叶分布的致密影、密度较高或不均匀为主要临床表现。,多为单侧病变;胸片呈现小叶性浸润性改变40例(66.7%),胸片显示肺部病变沿肺纹理分布,为小斑片状阴影或密度不均匀状影,边缘模糊;显示有间质浸润病变9例(15.0%)。 3 临床治疗及预后 3.1 治疗 对所选的60例患儿每天给予阿奇霉素8 mg/kg一次,病情急性期通过静脉给药,缓解期口服给药,一周为1个疗程:服3天、停4 天,持续3~5个疗程,伴有重症感染的患儿加用第三代头孢抗感染治疗。 3.2 预后60例患儿全部治愈, 2~3个疗程,平均18天。 4 讨论 肺炎支原体(MP)是一种特殊的致病微生物,它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 肺炎支原体有DNA及RNA,无细胞壁。在独立生活、超滤过性的病原微生物中, 肺炎支原体(MP)的体积最小。呼吸道飞沫传播是其最重要的传播方式, MP的致病机制是吸附于纤毛上皮细胞的受体,分泌毒性物质,持续损害支气管上皮细胞及黏膜的清除功能,导致慢性刺激性咳嗽。肺炎支原体(MP)的发病机制有三个方面:①MP直接侵害靶器官,②MP的部分毒素介入的损害, ③通过免疫机制介导的靶器官的损害。 血清学检测是目前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主要依据,当MP感染后,刺激B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IgM和I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