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业文化及传统文化共生
工业文化及传统文化共生摘要:城市在自身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有别于其他文化的独特文化,即城市文化。城市文化是城市生活的灵魂与核心,也是城市彰显个性特征的基础。城市文明的传承及城市主题文化的反映,一直是城市规划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工业文化传统文化城市规划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几十年来,以工业化和机械化为代表的发展热潮,极大地壮大及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而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为城市带来了新的文化特性的同时,也把中国城市特有的传统文化严重割裂,主宰包办了城市文化的命运,甚至连城市仅有的一点文化特色也被破坏。因此,新旧文化的融合与共生,是城市文化发展与继承的关键点,也是城市规划设计中需重视的前提。本文针对许昌中原电气谷北海游园周边区域的文化要求及规划设计,试图探讨现代工业文化与传统城市文化的和谐共生。
一、文化背景
许昌,地处中原腹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数千年来的历史积累,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上古文化、华夏文化、三国文化等等浓郁的地域文化,在历史上独树一帜,由其是驰名中外的三国文化为世人所瞩目。
中原电气谷,是以电力装备制造业为主体的省级重点产业集聚区,包括风力发电、继电保护自动化、民用机电生产、核电控制设备产业等,将以“产城结合”的模式,构建“一谷二区七园”的产业格局。
规划区位于许昌市中原电气谷核心服务区,规划总面积为285.72公顷,是许昌市区进入中原电气谷的门户区域及服务中心。规划区的发展正处于城市历史文化及现代工业文明的双重文化背景下,新旧文化的生硬碰撞必将导致城市特征的杂乱性及不稳定性,如何引导不同文化的协调统一,体现别具一格的城市风貌,是设计中的重点问题。
二、定位思考
中原电气谷作为河南省级重点产业集聚区,具备强大的生产力,生产规模的扩张提高了对产业服务的需求,公共服务业的发展成为提高产业区凝聚力的首要要求。许昌是历史文化名城,三国曹魏文化背景丰富。因此,中原电气谷核心区的风格及建设正需要体现曹公气吞山河的气概和豪迈进取的精神,大力发展现代公共服务业,促进产业及服务的融合,把电气谷建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活力新区。
通过发掘电气谷区域内的无限可能与潜力,以中原电气谷为依托,以传统曹魏三国文化为底蕴,凭借优越的地理区位及生态资源优势,实现“风情北海、文韵之都;时尚电城、魅力磁芯”的规划愿景。 基于对区域发展背景和发展条件的分析,结合许昌城市发展的主导方向和中原电气谷未来的发展趋势,将规划区总体定位为:E-ISD——生态·产业服务高地。
规划整合电气谷区域内的禀赋要素,融入创新元素,通过对片区发展的整体研判,提出本项目的功能定位:
现代服务中心——现代功能集群,功能复合多元的活力之都
文化游憩之地——多元文化交融,运动康乐体验的开放之城
生态宜居新区——水利交融共生,人文多元和谐的宜居之地
三、主题构思
规划区作为一个产业服务中心,是中原电气谷核心区的动力源泉,是产业区的生态和服务发电机。因此,在方案的形态构思中,通过漩涡状的园林水景,及闪电状的大型建筑,把电的产生演化过程体现于方案之中,以呼应中原电气谷的产业主题,把电气文化溶入到整个区域。
采用隐喻的手法,显性的手段在规划的空间和形态上体现电气文化:
发电——以游园为轴心,以四周绿廊为叶片,寓意风电发电设备
蓄电—— 设计中心”电光塔”
变电——周边辅以闪电的形态组织的公共建筑
输电——水道和步行道流线型布局及其延伸,寓意输电流线
发电 蓄电变电 输电
四、规划策略
1、“产城”融合,确定业态
中原电气谷核心区总体发展规划中,对规划区提出了五大功能:公园绿地、创业服务(行政办公)、商业服务、会展服务、居住功能。为“产”服务的业态应体现从“生产”到“服务”的共生关系,打造从“制造”到“创新”的提升平台。由此衍生一系列商务技术服务的业态:技术支撑平台、信息港、孵化器、培训、金融、会展营销、酒店会议、商务办公等。
规划区是周边就业与居住人口的服务核心,超过61%的人员为本科以上人才,区内业态的选择需特别注意为高技术人才服务,他们追求高生活质量和个性化的生存方式的同时,更需要丰富的业余生活空间缓解压力,所以要考虑购物、艺术、运动、情感交流等各种多样化的休闲活动。
2、溶解公园,打造泛景观体系
(1)通过轴线的引导,组织不同功能区内部的联系。规划以游园为核心,采用南北主轴,东西次轴的空间组织方式,把游园绿地与各地块的中心绿地连接起来,形成空间主次分明、功能互补、景观连续的轴线,提升各功能间的联动性和整体性,突出“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景观,最终形成“两廊生辉汇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