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吴挚甫书(清)张裕钊.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答吴挚甫书(清)张裕钊   春间奉到往岁除夕惠书,承示已改官畿甸[2],将以儒者之学泽我民萌[3]。敬贺!敬 贺!六月初旬,李佛笙太守复递到三月晦一函,适裕钊有悼亡之戚[4],先期归里—昔, 始来鄂城,匆匆未及报。所需姚氏评点汉书[5],一时未遑钞寄,请以异日可耳。   来书过以文事见推[6],且虚怀谘度[7],谆谆无巳。裕钊则何足以知此?虽然,既承 下问,不敢不竭其愚[8]。古之论文者曰,文以意为主[9],而辞欲能副其意[10]。气欲能 举其辞[11]。譬之车然,意为之御[12],辞为之载[13],而气则所以行也。欲学古人之 文,其始在因声以求气[14],得其气,则意与辞往往因之而并显,而法不外是也[15]。是 故挈其一而其余可以绪引也[16]。盖曰意、曰辞、曰气、曰法,之数者,非判然自为 —事,常乘乎其机[17],而混同以凝于一,惟其妙之一出于自然而已。自然者,无意于是 而莫不备至,动皆中乎其节[18],而莫或知其然,日星之布列,山川之流峙是也。宁惟日 星山川,凡天地之间之物之生而成文者,皆未尝有见其营度而位置之者也[19],而莫不蔚 然以炳,而秩然以从。夫文之至者,亦若是焉而巳。观者因其既成而求之,而后有某者某 者之可言耳。夫作者之亡也久矣,而吾欲求至乎其域,则务通乎其微[20]。以其无意为之 而莫不至也,故必讽诵之深且久,使吾之与古人合于无间[21],然后能深契自然之妙, 而究极其能事。若夫专以沉思力索为事者,固时亦可以得其意,然与夫心凝形释[22],冥 合于言议之表者[23],则或有间矣。故姚氏暨诸家因声求气之说,为不可易也。   吾所求于古人者,由气而通其意,以及其辞与法,而喻乎其深。及吾所自为文,则一 以意为主,而辞、气与法胥从之矣。阁下以为然乎?阁下谓“苦中气弱,讽诵久则气不足 载其辞”,裕钊迩岁亦正病此。往在江宁,闻方存之云[24]:“长老所传,刘海峰绝丰 伟,日取古人之文纵声读之;姚惜抱则患气羸,然亦不废哦诵,但抑其声,使之下耳。” 是或亦一道乎?裕钊比所遇多乘舛[25],又迫忧患,于此事恐终无所就。阁下才高而志 远,年盛而气锐,它日必能绍邑中诸老盛业[26],用敢进其粗有解于文事者,以为涓埃之 裨[27]。惟亮察。不宣。   注释:   [1]吴挚甫:吴汝纶字挚甫。详见吴汝纶作者简介。[2]改宫畿甸:吴汝纶于同治八年 (1869)补深州知州,此辖深县、安平、饶阳、武强等县,为直隶州。畿甸:旧称王都周 围广大地区。深州在北京南数百里,故称畿甸。[3]泽:施与恩惠。民萌:民众,百姓。 “萌”同“氓”。[4]悼亡之戚:同治九年(1870)六月,张裕钊之妻黄氏病故。戚:悲 痛。[5]姚氏评点《汉书》:姚鼐《惜抱轩集》,中有关于《汉书》、《后汉书》的笔记 数十则,“评点汉书”或指此。[6]推:称赞。[7]谘度:亦作“咨度”,谦虚询问,《诗 小雅皇皇者华》:“周爰咨度。”[8]愚:愚见。自谦之词。[9]文以意为主:“文以意为 主”是我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观点。唐朝杜牧在《答庄充书》中说:“凡为文以意为 主,以气为辅”;王夫之也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以意为主”也 是桐城派作家论文的传统。方苞首倡“义法”说,主张“义以为经而法纬之”(《又书货 殖传后》),是以“义”为主的,而“义”即是“意”。姚鼐谓“诗文美者命意必善” (《答翁学士书》),也有“以意为主”的意思。[10]副:符合,相称。[11]气欲能举其 辞:韩愈早就谈到过辞、气结合,以气举词的问题。他喻“气”为水,喻言为“浮物”, 认为“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书 》)。桐城派作家关于气与辞的关系的见解,也大抵同于韩说。[12]御:驾驭者。[13] 载:装载之物。[14]因声以求气:明确主张“因声求气”的是刘大櫆。他认为字句音节为 “神气之迹”,“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故“求神气而得之于音节”(《论文偶记 》)。“因声求气”的具体方法是反复朗诵。姚鼐以神、理、气、味为“文之精”,以 格、律、声、色为“文之粗”,认为精者寓于粗科,学文者由粗而得精,也有因声以求气 的意思。[15]法不外是:因声以求气,得其“气”,就理解了“意”,也理解了“辞”之 所以如此措置,篇章之所以如此构结,这样,为文之“法”,也就可以得知了。[16]挈 (qiè):提。绪引:得其头绪而其余一一可致。[17]乘:因,顺应。机:自然之理。 [18]中(zhòng仲):符合。节:法度。[19]营度:经营算计。位置:这里用为动词,安 排。[20]通乎其微:彻底弄清其幽深之理,即求其气,进而得其意、辞与法。[21] (xī)

文档评论(0)

masterchief2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1410134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