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孙文正公逸事(清)方苞.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阳孙文正公逸事(清)方苞   杜先生岕尝言:归安(1)茅止生习于高阳孙少师。道公天启二年,以大学士经略 蓟、辽,置酒别亲宾,会者百人。有客中坐,前席而言曰:“公之出,始吾为国庆,而今 重有忧。封疆社稷,寄公一身,公能堪,备物自奉,人莫之非;如不能,虽毁身家,现难 逭(2),况俭觳(3)乎?吾客食皆凿(4),而公独饭粗,饿小名以镇物,非所以负天 下之重也。”   公揖而谢曰:“先生诲我甚当,然非敢以为名也。好衣甘食,吾为秀才时固不厌,自 成进士,释褐而归,念此身已不为已有,而朝廷多故,边关日骇,恐一旦肩事任,非忍饥 劳,不能以身率众。自是不敢适口体,强自勖厉,以至于今,十有九年矣。”   呜呼!公之气折逆奄(5),明周成事,合智谋忠勇之士以尽其材,用危困疮痍之卒 以致其武,唐、宋名贤中犹有伦比;至于诚能动物,所纠所斥,退城怨言,叛将远人咸喻 其志,而革心(6)无贰,则自汉诸葛武侯而后,规模气象,惟公有焉。是乃克己省身忧 民体国之实心自然崦忾(7)乎天下者,非躬豪杰之才,而根式乎有闻于圣人之道,孰能 与于此?然惟二三执政与中枢边境事同一体之人实不能容;《易》曰:“信及豚鱼。”媢 嫉(8)之臣乃不若豚鱼之可格,可不惧哉!   注释:   (1)归安:旧县名,治所在今浙江湖州。(2)逭(huàn换):逃避。(3)觳 (què却):简陋。(4)凿:精米。(5)奄:同“阉”,指魏忠贤阉党。(6)革心:谓 叛将远人洗心改过。(7)忾(qì气):通“迄”,通行,遍及。(8)媢(mào冒)嫉: 嫉妒。   方苞的古文长于叙事及论议。《左忠毅公逸事》、《石斋黄公逸事》及本篇均脍炙人 口。   孙文正即孙承宗(1563—1638),字稚绳,高阳(今属河北)人。他是明不著名忠义 之臣,《明中史》卷二五○有传,说他:“始为县学生,授经边郡,往来飞狐,拒马间, 直走白登,又从纥干、清波故道南下。喜从村官老兵究问队要厄塞,用是晓畅兵事。”天 启(1621—1627)初,清兵渐占关外地区。边防大臣及朝廷宰辅畏知如虎,一味主张后撤 守山海关。孙承宗却愿意前往关外察看形势,部署攻守方略。天启二年,明熹宗见边报警 急,朝臣都推荐孙承宗去前方督师。在孙承宗一再请求下熹宗同意了,孙一出,根据实际 情况选用人才,部署攻守,形势立即改观。魏忠贤当权,想拉拢孙承宪,特别派人送大批 银饷等,被孙承宗知道了,上疏给皇帝说:“中使观兵,自古有戒。”使者碰壁回去,皇 帝召孙承宗回朝。魏忠贤再想巴结他,“承宗不与交一言,”魏忠贤恨透了他,天启五年 (1625)唆使爪牙攻击他,使他休官。崇祯二年(1629)清兵大举入关,“廷蔬争请召承 宗,诏以原官兼兵部尚书守通州(今河北通县)”。孙承宗筹划方略,打退清兵。后来乘 胜出师经略关东,收复失地二百多里。但这时崇祯皇帝听了周延儒、温体仁这些魏忠贤余 党的话,兵部又故意延缓粮饷,使孙承宗恢复孙东的计划落空,随后又被免官家居。崇祯 十一年(1638)清兵进攻高阳,孙承宗率领家人登城防守,他的儿孙侄孙等都壮烈战死。 城破“被执,望阙投缳而死”。这时他已七十六岁了。   方苞对孙承宗非常钦佩,他有《书〈孙文正传〉后》一开始就说:“当明之将亡,其 事最傎者,莫若杀死袁崇焕与置公闲地。”同卷《书〈卢象晋传〉后》又说:“明之亡, 始于孙高阳之退休,成于卢忠烈之死败。” 《书〈泾阳王佥事家传传〉后》又说:“孙 高阳久镇边关,功在社稷,而废弃八年,卒使城巷战,阖门就死。其所遇乃忧勤恭俭之 君,亲见其困于逆阉,又赖其力以收畿疆,纾国难,而终夺于(),岂非开哉!”还有一 些篇章,不再赘述,可见方苞对孙承宗的倾倒。而这些都与《明史》本传相合,《明史 》是清朝官修的,孙承宗是抗清而死的。可见这是人心之公论,不是方苞一个把偏爱。   所谓“逸事”,指未见于史传的,又非一般人所了解的某些事迹。这篇这章分两大部 分,前一部分叙述,后一部分发抒感慨,一开始表明材料来源。方苞在孙承宗死后三十年 才出生所以要交代以示翔实可信。杜岕(1617—1693)字苍略,湖北黄风人,是方苞祖父 的朋友,父亲的老师,方苞疵兄年青时也跟随父亲侍奉过他,称赞他的风范。(见《杜苍 略先生墓志铭》)这里称杜先生表示尊敬。茅止生熟悉孙承宗的事,杜岕又闲时自听茅止 生说的,又说给方苞父亲和方苞他们听。方苞妄图极强,这件事深入头脑,所以把它写出 来。这篇文章是中年时期写的。   客人的一段责备是陪笔,为了引出孙的回答中表现的精神境界。这段责备极有波澜, 先用对比句表示对孙的否定。可以设想当时会场的气氛。这叫先断后判,吸引住听众。然 后分析理由,最后举出例证仅是“客食皆凿,而公独饭粗”,客人硬

文档评论(0)

masterchief2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1410134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