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记(清)袁枚.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随园记(清)袁枚   金陵自北门桥西行二里,得小仓山。山自清凉胚胎(1),分两岭而下,尽桥而止。 蜿蜒狭长,中有清池水田,俗号干河沿。河未干时,清凉山为南唐避暑所,盛可想也。凡 称金陵之胜者,南曰雨花台(2),西南曰莫愁湖(3),北曰钟山(4),东曰冶城(5) ,东北曰孝陵(6),曰鸡鸣寺(7)。登小仓山,诸景隆然上浮,凡江湖之大,云烟之 变,非山之所有者,皆山之所有也。   康熙时,织造隋公当山之北巅构堂皇(8),缭垣牖,树之荻千章(9)、桂千畦,都 人游者翕然盛一时,号曰隋园,因其姓也。后三十年,余宰江宁,园倾且颓弛,其室为洒 肆.舆台嚾呶(10),禽鸟厌之,不肯妪伏(11),百卉芜谢,春风不能花。余恻测然而 悲,问其值,曰三百金。购以月俸。茨墙剪阖,易檐改涂。随其高为置江楼,随其下为置 溪亭,随其夹涧为之桥,随其湍流为之舟。随其地之隆中而欹侧也,为缀峰岫;随其蓊郁 而旷也(12),为设宦窔(13)。或扶而起之,或挤而止之,皆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 景,而莫之夭阏者(14),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易其义。   落成叹曰:“使吾官于此,则月一至焉;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二者不可得兼, 舍官而取园者也。”遂乞病,率弟香亭、甥湄君移书史居随园(15)。闻之苏子曰(16) :“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然则余之仕与不仕,与居兹园之久与不久,亦随之而已。 夫两物之能相易者(17),其一物之足以胜之也。余竟以—官易此园,园之奇可以见矣。   己巳三月记(18)。   注释:   (1)清凉:山名,在南京市西。又名石头山。山上昔建有清凉夺,南唐建有清凉道 场。传为避暑官。寺已废。胚胎:此指小仓山为清凉山余脉。(2)雨花台:在南京市中 华门外。相传梁天监中云光法师讲经于此,感天雨花,因名。(3)莫影湖:在南京市水 西门外,相传为南齐时莫愁女居处而名。然奠愁湖之名实始见丁宋代。(4)钟山:在南 京市中山门外。又名金陵山、紫金山、蒋山、北山。是南京主要山脉。(5)冶城:故址 在南京市水西门内朝天宫附近,相传吴王夫差冶铁于此,故名。(6)孝陵:在南京市中 山门外钟山南麓,为明太祖朱元璋陵墓。(7)鸡鸣寺:在南京市区北鸡鸣山,梁时与此 始建同泰寺,后屡毁屡建。明洪武时在其旧址建鸡鸣寺。(8)堂皇:广大的堂厦。(9) 荻:即“楸”。落叶乔木,干直树高。“树之荻千章”是说楸树千株,章通橦,大木林。 (10)舆台:地位低贱的人。嚾呶,叫喊吵闹。(11)妪伏:原指鸟孵卵,引申为栖息。 (12)蓊(wěng)郁:茂盛浓密貌。(13)宦(yí)窔(yǎo):房屋的东北角与东南 角。古代建房,多在东南角设溷厕,东北角设厨房.此即代指这些设施。(14)夭阏 (è):《庄子#8226;逍遥游》。“背负青天而莫之天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夭谓 折,阏为阻塞之意。此指没有改变山原来的形势。(15)香亭:袁枚弟袁树。湄君:袁枚 外甥陆建,字湄君,号豫庭。(16)苏子:宋朝大文学家苏轼。下引文见苏拭《灵壁张氏 园亭记》。(17)相易:互换。(18)己巳:乾隆十四年(1749)。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编辑过]   《随园记》写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乾隆十年(1745),袁枚买下了原江宁织造 隋赫德的隋园。加以葺治,改名随园。乾隆十三年(1748),他辞官居园中。从此以后, 退出仕途,徜徉于山水烟霞之中,吟诗作文,结交士子权贵,几达半个世纪。   随园的兴建,主要出自建筑家武龙台的手笔,但全园的布局均出自袁枚的策划。这篇 园记没有细讲园景,只是记叙治园的经过与取园名“随”的涵义,而这些正是随园布局的 主导思想。袁枚后来又作了多篇记文,主要也是记述自己享受山水之乐的感受及因此而产 生的对人世变化的喟叹。   这篇记文,先历叙园的地理位置,显得郑重之至。接着便处处扣住“随”字,写葺园 的经过与自己的趣味,表现洒脱放任的处世观,充满了初得园的喜悦及对将来悠游林下的 生活的憧憬。   袁枚的记游一类文章与他的传记文不同,一是力求简洁,一是注重铺陈场景与刻绘人 物。这种相体运笔的方法,正是对韩愈、柳宗元散文作法的继承。   随园记补充讲义   一、引起动机(一)重要参考网站   (二)清代散文发展概况自从明朝末年以来,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古文家们怀着匡 时济世的抱负和亡国易代的悲痛,奋发挥毫,感时而作。一时之间,文坛上名手四起,雄 文如林。当时的散文风格,多的是正气凛然之作。1.清初三先生:黄宗羲、顾炎武、王夫 之2.清初三大家:侯方域、魏禧、汪琬3.桐城派:桐城派古文是清中叶最著名的一个流 派,主要作家方苞、刘大槐、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桐城派因此而得名,为

文档评论(0)

masterchief2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1410134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