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流感病毒疫苗探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展望.doc

流感病毒疫苗探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展望.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流感病毒疫苗探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展望

流感病毒疫苗探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展望【中图分类号】R511.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495-01 【摘要】:本文通过目前国内外流感疫苗的使用情况,比较流感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的优缺点。针对当前流感病毒疫苗研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及取得的进展。 【关键词】:流感病毒;基因;抗原变异;疫苗 世卫组织2009年12月30日公布甲型H1N1流感疫情,致全球超过1.2万人死亡,上世纪暴发了三次流感大流行,仅1918-1919年的疫情,造成约二千万至五千万人死亡。除此之外,世界各地均有禽流感疫情发生,并不断有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的病例,如荷兰曾有80多人同时染上H7N7病毒[1]。人类感染禽流感的后果非常严重,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的患者死亡率近60%[2]。因此,及时提供充足、有效的流感疫苗是目前各国应对流感大流行的首选方法。 1 临床使用的流感疫苗 临床上使用流感病毒灭活疫苗和流感病毒减毒活疫苗。 1.1 流感病毒灭活疫苗 流感病毒灭活疫苗主要是三联灭活疫苗。由于其有较好的免疫效果和临床安全性,且生产成本低,在世界范围内普遍使用。然而,灭活疫苗存在许多缺点,主要表现在:①灭活疫苗为一种死苗,皮下接种不同于病毒的自然感染过程,但不能有效地阻止病毒在呼吸道内的繁殖;②由于病毒高变异性,需要每年接种,所以不易被人们所接受;③其保护作用未达到期望水平;④交叉保护作用很弱。 1.2 流感病毒减毒活疫苗 流感减毒活疫苗接种后有一定的生长增殖能力,接种次数少,免疫效果持久,与灭活疫苗相比有许多优势。首先,减毒活疫苗的免疫途径与病毒自然感染相似,能够在呼吸道复制[3],有效地控制流感病毒在呼吸道的繁殖。其次,减毒活疫苗可以通过滴鼻或喷鼻途径给药,避免了注射带来的问题。第三,经鼻免疫减毒活疫苗所诱导的细胞免疫以及sIgA抗体对不同亚型的流感病毒具有一定的交叉保护作用。 2 疫苗研发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思路及研究进展 虽然流感病毒灭活疫苗和冷适应减毒活疫苗在预防流感病毒感染和传播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流感疫苗研发长期以来面临着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流感毒株的高频变异限制了疫苗的保护时效现有的流感疫苗只能对同一亚型中抗原匹配较好的毒株产生有效的免疫保护,难以应对流感病毒的高频变异。针对每年出现的新病毒,必须更换和选育新的疫苗株。其次,缺少理想的培养介质限制疫苗的生产。 围绕上述问题已开展大量研究工作,主要进展如下。 1) 目前广谱流感疫苗主要是指对甲型流感病毒不同亚型具有交叉保护作用的疫苗。主要进展有:①现在使用的减毒活疫苗和加佐剂的灭活疫苗可产生一定程度的亚型间交叉保护反应[5],但这种保护反应强度均未超过自然感染;②发现了多种具有交叉保护作用的疫苗靶抗原,其中NP和M2在动物攻击实验中显示了较好的亚型间交叉保护效果[6],但这类抗原的免疫原性有待加强;③DNA疫苗、病毒载体疫苗以及联合疫苗等能够有效地增强疫苗免疫效果,但存在安全性以及生产成本的问题。 2) 在解决疫苗培养介质问题方面,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使用Vero细胞替代鸡胚。Vero细胞是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可用于生产生物制品标准品的传代细胞系,可进行发酵罐大规模、快速培养。流感病毒在Vero细胞上的冷适应以及反向遗传技术的应用,使得通过细胞培养,大规模、快速地生产流感减毒活疫苗成为可能,虽然这种疫苗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需要检验,但通过细胞培养流感疫苗是未来流感疫苗发展的趋势。 3 流感疫苗相关基础研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许多流感病毒疫苗相关的科学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如对自身免疫系统认识还很不够,特别是对人类免疫系统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流感病毒与宿主的交互作用理解得还不够深入;对流感病毒变异的规律、跨种传播的规律还认识不清;对流感病毒的致病机制认识不够等。 4 结论与展望 预防和控制流感是全局性问题,在加强流感基础研究的基础上,应将流感基础研究与疫苗开发,特别是疫苗生产企业有机组织起来,形成联合、竞争的协同机制,深入分析、凝练流感疫苗研制中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形成产-学-研的技术创新体系。同时,在国家、地区和各类科研院所之间建立起流感信息、技术、疫苗和药品的共享、协调和联动机制,做好应对流感大流行的准备计划和应急预案,才能将灾难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Alexander D J.Avian influenza viruses and human health[J].Dev Biol(Basel),2006,124:77-84. [2] Gambotto A,Barratt-Boyes S M,de Jong M D,et a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