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议剖宫产术中出血预防及治疗
浅议剖宫产术中出血预防及治疗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原因,并针对出血症状进行预防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2年3月期间我院剖宫产出血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术中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相应的预防与治疗措施。结果:通过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后,本组25例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均全部康复,术后随访无晚期术后出血现象,无一例患者发生死亡。结论:针对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措施,可对患者术中出血的情况起到缓解作用,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因术中出血而发生死亡的几率。
关键词:剖宫产;术中出血;治疗;预防;因素
【中图分类号】R714.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379-02
在剖宫产手术中,出血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的合并症。目前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增加,术中出血症状的发生率也随之相应增加,过多的出血量会对母体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严重者甚至会威胁到产妇的生命安全。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5例剖宫产术术中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并总结出以下治疗及预防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3月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25例,患者年龄为23-35岁,平均年龄(25.8±1.5)岁;其中20例为初产妇,5例为经产妇;患者出血量为415ml-2200ml,平均出血量为(685.1±115.4)ml。刨宫产术指征:5例患者胎盘前置,8例患者产程异常,7例患者有妊娠合并症,5例患者双胎妊娠。患者术中出血量的计算方法为,在手术开始一刻起直至患者手术结束,所有棉垫、敷料、纱块的血量、手术结束后吸引瓶中的血量和术毕清理出的阴道的出血量。
1.2 术中出血原因与治疗方法
1.2.1 术中出血原因:本组25例患者中,因子宫收缩乏力术中出血的患者12例,因凝血功能异常术中出血的患者3例,因胎盘因素术中出血患者8例,因子宫切口术中出血患者2例。
1.2.2 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术中出血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①子宫收缩乏力:若患者于剖宫产术中因子宫收缩乏力发生出血现象,则应立即对子宫采取按摩措施,将子宫于腹腔内托出,使用湿热的盐水纱布将其包裹住,进行按摩以达到刺激子宫收缩的作用,同时使用宫缩素于患者宫肌层内进行注射,或采取静脉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患者的大血管进行按压或者是缝扎,对出血量进行控制。若患者子宫收缩仍然处于较差状态,则可使用适量的前列腺素于患者的子宫肌层进行多点注射,或使患者将200-600mg的米索前列腺片于舌下含服进行治疗,或可采取宫腔填塞纱条的方式进行治疗,但必须保证填塞的手法正确,宫腔内无死腔出现,并于术后24小时将纱条于阴道取出,观察患者子宫是否有再出血现象,并预防发生感染。必要时可采取子宫切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1]。②胎盘因素出血:若患者因胎盘因素而导致出血,则应力立即对腹腔主动脉进行压迫,并对子宫动脉采取结扎措施;明确患者出血血窦位置,使用1号可吸收的合成线对其进行“8”字缝扎。③凝血功能异常患者:使用血小板、肝素;术中在积极的进行止血的同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对患者进行全身综合治疗,对患者出血量进行准确的估计,适量、及时的给予患者输血治疗,以使患者维持稳定的生命体征。④子宫切口延裂出血患者:若患者的子宫切口处发生了撕裂性出血,则应立即使用卵圆钳将出血处夹住,对切口处的组织解剖层次后对其进行缝合,并将血肿清除,进行彻底的止血。
2 结果
本组25例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均全部康复,术后随访无一例患者发生晚期产后出血现象,6周后患者复查子宫复原情况良好,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3.1 预防宫缩性出血:由于子宫具有缩复的作用,所以在分娩的过程中,避免胎头娩过急,保持在1分钟之内为最佳;在分娩过程中,胎头与胎肩娩出的时间应该在一分钟左右,并且缓慢的将前肩后肩牵引出来;当胎儿娩出后,应立即对宫体注射20U的缩宫素,并同时使用20U的缩宫素和500ml5%葡萄糖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在患者剖宫产时,对患者采取以上措施可降低其术中的出血量。在胎盘没有进行自然剥离之前,不要采取人工措施对胎盘进行强行剥离,若经过5分钟后,胎盘仍然未得到剥离或患者出血两量过多,则可考虑以人工措施进行胎盘的剥离[2]。
3.2 预防凝血功能障碍:若患者发生胎盘早剥的现象,那么通常在胎盘剥离后,便会有大量的组织凝血活酶释放出来,从而使得外源性的凝血系统被激活,导致凝血功能障碍产生。因此当患者的胎盘早剥症状被确诊后,应尽量早些中止妊娠;在进行剖宫产手术时,血窦处于开放状态,因此当羊水由血窦(手术切口边缘处血窦或胎盘剥离面血窦)进入到母体循环后,便会出现羊水阻塞或凝血功能障碍;另外若孕妇本身便患有凝血功能障碍的血液疾病,则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