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华北地区地震地面危害分布的定量估算-地震地质
第28卷 第4期 地 震 地 质 Vol.28,No.4
2006年 12月 SEISMOLOGYANDGEOLOGY Dec.,2006
华北地区地震地面危害分布的定量估算
1) 2) 1) 2,3)
丁志峰 FVaccari 陈运泰 GFPanza
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81
2)DepartmentofEarthScience,TriesteUniversity,I34127Trieste,Italy
3)TheAbdusSalamInternationalCenterforTheoreticalPhysics,SANDGroup,34014Trieste,Italy
摘 要 根据 1500年以来的地震活动,用确定性方法对华北地区地震地面危害分布图进行了定量
计算。震源和研究区域均用网格单元表示,网格点的间距取为0.2°。计算中主要的输入参量为该地
区的地震目录、震源机制、地震活动水平、深部结构模型等。各个单元上模拟的理论地震图考虑到了
来自不同地点的震源和传播路径的影响。计算获得了华北地区最大地面运动和设计地面加速度
(DGA)的分布图。最大DGA值位于北京以东,达 0.75g。该结果可对未来华北地区地震危害的分布
特征研究和该地区的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依据。
关键词 地震地面危害分布 定量估算 华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P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967(2006)04-0604-08
0 引言
本文的研究区域为华北地区。它包含华北平原、渤海的一部分、太行山区和汾渭河谷地区。
这里分布有许多大城市,如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太原等,是中国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
心地区。
近几个世纪来,该地区的地震活动十分活跃,发生了多次强震。1679年9月2日发生的三
河 -平谷8级地震是该地区震级最大的地震,1966年3月22日的邢台7.2级地震和 1976年7
月28日的唐山7.8级地震对城市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并造成了很严重的人员伤亡。
地震灾害会造成很大的经济和社会影响,通过对地震可能产生的危害进行有效的估计,有
助于减轻地震灾害工作的开展。例如帮助改善公共预警系统,提高已有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对
新建设施进行可靠的抗震设计。利用地震学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基于所掌握的地质构造、地
球物理结构和地震震源机制参数,可对研究区域中的设定地震在任意地点产生的地面运动进行
模拟,得到地面运动分布图。而要用布设高密度分布的强震观测台网的方式实测地震的地面运
动,会面临地震发生地点不确定性的困难,并且要耗费很多的经费和人力。
本项工作是对中国地区地震地面危害图进行研究的一部分。根据以往在北京地区的研究
成果(Sunetal.,1998;Dingetal.,2004a,b),我们将研究区域扩展到华北地区,以获得该地区
〔收稿日期〕 2006-09-13收稿,2006-11-10改回。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2CB412709)、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发改投资“城市活断
层试验探测”项目共同资助。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论著06AC1028。
4期 丁志峰等:华北地区地震地面危害分布的定量估算 605
定量化的地震地面危害分布图,它包含地震地面运动的最大位移、速度、加速度和设计地面加
速度在整个研究区域的分布。
1 方法
基于分层模型的振型叠加方法(Panza,1985),利用确定性方法来估算地震危害的研究近
年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Costaetal.,1992,1993;Panzaetal.,1999),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很好
的应用(OrozovaStanishkovaetal.,1996;Alvarezetal.,1999;Panzaetal.,1999;Aoudiaetal.,
2000;Musson,2000;ElSayedetal.,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