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育肥猪爆发传染性胸膜肺炎诊治及防控措施.docVIP

浅议育肥猪爆发传染性胸膜肺炎诊治及防控措施.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育肥猪爆发传染性胸膜肺炎诊治及防控措施

浅议育肥猪爆发传染性胸膜肺炎诊治及防控措施【摘 要】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猪支原体性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呼吸系统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高热、咳嗽、肺和胸膜发生浆液性和纤维蛋白性炎症为特征,其传播速度快,呈急性或慢性经过。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春季和秋末多发。各种年龄的猪都可感染,以3—6月龄的育肥猪多发,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急性型病死率可达80%—100%。 【关键词】育肥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诊断;防控措施 2011年9月-11月间,柳州某猪场3-6月龄的育肥猪暴发传染性胸膜肺炎,导致250头猪发病,死亡80头,变成僵残猪56头,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后经一系列的诊断、治疗等综合防控措施,有效地控制疫情,恢复正常生产。现将发病情况、临床症状、诊断及防控措施总结如下。 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2011年9月-11月期间,该猪场3-6月龄的育肥猪陆续发病。最初是几头同栏或不同栏的猪突然发病,病猪体温升高达41.5℃以上,精神萎顿、食欲明显减退或废绝,张口伸舌,呼吸困难,呈犬坐姿势;口鼻流出带血性的泡沫样分泌物,鼻端、耳及上肢末端皮肤发绀,出现这种症状后多于24-36小时内死亡。病猪临死前从嘴、鼻孔流出血样泡沫,全身皮肤发绀。有些病猪在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下突然死亡,死后也是从嘴、鼻孔流出血样泡沫。也有些猪精神沉郁,对周围环境反应迟顿,独卧一角,食欲下降或废绝,但渴欲随着病程的发展而增强,饮水增多;呼吸困难,呈湿咳。 2.剖检变化 取刚刚病死猪打开胸腔,可闻到异样的气味或腐败臭味;胸腔内有淡黄色的积液,多混有腐败的组织,暴露在空气中积液形成纤维蛋白凝块;多见一侧肺发生明显的浸润和肝样病变,呈红灰色,切面呈大理石样,肺小叶间质增宽,界限明显;支气管淋巴结、纵膈淋巴结肿大;胆囊充盈;肾脏肿大,表面有针尖状出血点;胸膜变厚,表面粗糙不平,有的与胸壁发生粘连,有的病例肋膜、胸膜和心包三者发生粘连。 3.实验室检验 无菌取胸腔渗出液接种在血清琼脂平板上,放置在37℃培养箱中,经24h培养后均可看到圆形、透明、稍凸、边缘整齐、湿润、光滑、中央有乳头状突起呈草帽状的典型菌落,直径约0.5mm。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菌落直径可达3-4mm。刮取此菌落涂片、染色、镜检,见有革兰氏阴性的多形病原体。因此,根据实验室检验,再结合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确诊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4.治疗:采取个体治疗与全群治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4.1个体治疗:用氟苯尼考、青霉素、地塞米松、氨茶碱,按治疗量混合后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天。 4.2全群治疗:每吨饲料添加泰乐菌素1000g+土霉素600g,连用1周。 经上述治疗后,发病的250头猪中,除80头无症状突然死亡、56头因病情较重,体质虚弱变成僵残猪外,其余114头全部康复。其他未发病的猪经全群用药后得以控制。 5.防控措施:通过此次疫情后,我们总结出以下防控措施 5.1加强饲养管理,严格卫生消毒措施,注意通风换气,保持舍内空气清新。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保持猪群足够均衡的营养水平。 5.2加强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采用“全进全出”饲养方式,出猪后栏舍彻底清洗消毒,空栏1周后才重新使用。 5.3在转群、混群或疫苗注射时,为了防止应激反应,在饲料中添加泰乐菌素(800g/吨)+土霉素(600g/吨)全群饲喂,以防止猪群发病。 5.4发病猪与健康猪实行隔离饲养,分别管理。 5.5无害化处理:对病死猪尸体混合生石灰深埋。对粪便、污物堆积发酵处理。 5.6疫苗免疫接种:使用灭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于5~8周龄时首免,2~3周后二免。 6.小结 近几年来,随着集约化猪场的不断扩大,该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已成为世界性工业化养猪的五大疫病之一,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要加强综合的防治措施,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切断疫病的传播途径。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冬春季要注意保暖,保持圈舍通风,合理安排猪只密度。建立起严格的检验制度,防止隐性感染和带菌猪进入养猪场,最好为自繁自养,从源头上防御本病。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